第101章 鬆花江糧油有限公司[第1頁/共3頁]
前次收土豆,韓鵬也分了一萬多塊錢,他很對勁。
韓鵬拿出一遝錢,遞給馮場長,“一千八。”
他們剛吃過飯,韓鵬和劉科長來了。
是以,條約此中有一條規定,不管大豆漲價或貶價,甲方必須在條約期內,按條約規訂代價保質保量托付給乙方大豆五千噸大豆,乙方必須在條約期內,按條約規訂代價、質量完成五千噸大豆條約,本條目,甲乙兩邊共同遵循,違約方將承擔全部條約金額的1%喪失。
糧庫麵積很大,四周是高高的磚牆,院子裡有一排排龐大的糧倉,另有幾架捲揚機,另有一個烘乾廠。
為了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1991年至1992年度,國務院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糧食包乾目標,按1990年度打算略加調劑,持續履行兩年。在此期間,天下糧食定購數量每年保持500億公斤穩定。
現在,他和外甥都成了萬元戶,他很感激李誌偉,相互也有了信賴。
他也曉得,先不消掏錢的貨色,農場必定不能給裝劣質的,驗貨也是逛逛過程。
韓鵬給兩邊做了先容,“李經理,這位是供銷科劉科長,劉科長,這位是鬆花江糧油公司李經理!這個是我外甥牛田!”
公司名字是雲影給起的,叫做:
李誌偉終究有了本身的公司,成了名正言順的李經理。
如果這輛車大豆勝利,馮場長籌算和李誌偉他們簽幾千噸條約。
此次,李誌偉找他合作,並且是三分之一分紅,另有他外甥也是三分之一分紅,他們爺倆兒就拿了大頭,這類買賣,他能不賣力量嗎!
這邊的統統,韓鵬提早都安排明白了。
《告訴》指出:
減產犯愁,歉收了也犯愁啊。
因為事前聯絡好了,糧庫已經把60噸大豆準本好了,六百麻袋,每袋定量200斤。
這時,李誌偉申請的電話已經安上了,趙忠義辦的工商執照也拿返來了。
齊廠長對大豆質量很對勁,承諾大量接貨。
第三趟,李誌偉帶上公章,以每噸1100元的代價,和紅光農場簽了五千噸一等大豆條約。
馮場長站在繁華竹旁,手裡夾著一支捲菸,眼睛望著窗外。
“請進!”
他們的糧倉都已飽和,糧庫每天隻運出少量糧食,老百姓很多糧食賣不出去。
商品的市場代價,除了受供求乾係影響以外,還會在當局的宏觀調控下顛簸,這就是影響商品市場代價的兩隻“手”——供求乾係是一隻無形的手,它影響商品市場代價是敏捷而直接的;而比擬之下,宏觀調控的影響就稍顯滯後,但影響的成果則能夠更加耐久,也更加穩定。
1991年,當局在必然程度上放開糧油代價,促使全部農業範疇慢慢進入了市場化的運作形式,市場上農產品日趨豐富,質量不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