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傷寒雜病論 - 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3頁/共9頁]

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右四味,以甘瀾水一鬥,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右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118)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

(111)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熾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約,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材則古板,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撚衣摸床。小便當者,其人可治。

(100)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92)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材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

茯苓四逆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厚樸四兩,炙,去皮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

(106)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右七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35)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75)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以是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右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乾薑一兩附子一覆蓋,生用,去皮,切八片

芍藥 甘草各三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真武湯方: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以是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小,汗出惡風者,不成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

(60)下以後,複發汗,必振寒、脈微細。以是然者,以表裡俱虛故也。

(124)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瘋者,以熱鄙人焦,少腹當?革更?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以是然者,以太陽隨經,淤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