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因緣[第1頁/共5頁]
說話聲中,祝英台、祝英亭兄弟連袂而至。
陳操之神采不起半點波瀾,靜聽郗超說話。
陳操之來到陸府已經是巳時,在廳上略坐了一會,陸府管事便來通報說筵席已備好,陸納便請郗超與陳操之退席,飲梨花酒、咀嚼太湖銀魚——
郗超隻帶了兩個挎刀的侍從,乘馬跟在陳操之的牛車前麵,出了郡城西門,來到小鏡湖畔。
冉盛提了兩籃枇杷果出去,他早就想大塊朵頤了,想著這是葳蕤小娘子送給操之小郎君的,老是向小郎君稟知後才氣夠吃,以是流著口水忍著饞蟲,這時才向陳操之陳述:“小郎君,這是陸氏小娘子送的,已洗淨,吃吧。”
郗超歎道:“昔日諸葛孔明高臥隆中,卻知天下事,操之年十六,就有如此識見,郗超甚佩,桓大司馬求賢若渴,操之奇才,若不入西府,豈不是憾事——操之,我想問問你目前的籌算,看我可否助你一臂之力。”
郗超神采未有任何驚奇的表示,笑意不減,點頭道:“我也是這麼想的,你想入桓大司馬的門下,就必須是士族,桓大司馬雖重實乾之才、輕視那些隻會清談的名流,但大司馬既負天下之望,若重用一個豪門後輩,必將引發其他高門大族的駁詰——”
陳操之謝過陸使君抬愛,郗超笑笑,未再多言,隻是讓酒保把幕後的樂妓撤去,嫌那音樂聒噪。
郗超道:“你先前說謝萬石能擔重擔,謝安石則不出,你——為何會如此說?”
郗超眼泛異彩,讚道:“妙論,請持續。”
郗超出身高門,素負才望,現在又是桓溫軍府炙手可熱的人物,並且郗超之父郗諳與陸納很有些友情,以是陸納對郗超甚是禮遇,因郗超不喜熱烈,以是陸納也未請郡府官吏、本城士紳相陪。
陳操之道:“三年前謝奕、謝尚前後歸天,謝氏家屬便儘力推出謝萬,謝萬為豫州刺史,都督淮南軍事,權重一時,這便是我說的謝萬石能擔重擔謝安石則不出的猜想按照。”
正這時,聽到草堂外有人笑道:“是枇杷果的香味——子重兄有好果子也不請我兄弟二人共享嗎?”
午宴直至未時末方散,郗超先前看了陳操之畫的《碧溪桃林圖》,得知陳操之住處便是那畫中草堂,甚感興味,便要前去旅遊,又請陸使君不必相陪,他要與陳操之持續辯難。
州文學掾是閒職,有彆於事件繁忙的濁吏,非士族後輩不能擔負,而郡府文學掾固然低一級,但對豪門後輩而言無疑也是極其可貴的官職,不是馳名譽的儒學名流當不得此任,陸納對陳操之可謂是厚愛有加了。
本來邊說邊行就已來到了桃林小築外,陳操之淺笑道:“桃花已寥完工泥碾作土了,隻要桃葉和流水。”請郗超入草堂坐定,劉尚值也在,得知麵前這個美髯男人是名滿江左的郗超郗佳賓,一時有點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