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各有心機兩不知(下)[第1頁/共2頁]
燈影下,李靜姝長睫顫抖、眼波盈盈,細柳腰肢輕折,向陳操之見禮道:“靜姝拜見陳師,這些日靜姝一向在建康,早知陳師返來,卻不敢前去拜見問安。”
郗超實在也想去做桓熙的幫手,州長史主政、州司馬掌兵,權力常常大過刺史,特彆是桓熙這類資質平平的庸人,但桓溫既已承諾薦舉其父郗愔為徐、兗二州刺史,那麼必定不會答應他參讚司州軍事,過分熱中兵權最易遭桓溫之忌,並且此事陳子重情願去做,那就讓子重去吧。
桓溫徹夜的確鎮靜,笑道:“汝師在此,怎不可禮!”
李靜姝美眸斜睨,問:“將軍,當真?”
桓溫興趣高漲,起家走到室外,命人置酒,他要與郗超、陳操之共飲,正喝酒間,一襲白裙的李靜姝翩但是至,嬌滴滴問桓溫:“將軍徹夜這般好興趣?”
桓溫雙手按著身前小案,聳身長跪,說道:“我兒桓熙若獲任司州刺史,就以子重為佐,任司州長史或者司馬,重修北府兵。”又對郗超道:“佳賓為我坐鎮台城,有你二人互助,何愁大業不成。”
桓溫被郗超一語點醒,喜形於色,說道:“妙哉,佳賓真吾之子房也,吾無憂矣!”桓溫豁然開暢、疑問處理時喜誇獎出運營策者為張良張子房,陳操之也曾被他這麼讚過。
七十3、各故意機兩不知(下)
東晉名義上有二十三個州,實際節製的隻要十二個州,此中的北青州和北徐州還隻是原州的一部分,其他的都是所謂的僑州,隻在京口、晉陵一帶設一個州治衙門,辦理本州外僑,並無實際轄地,這是王導當年為表示不忘規複故鄉、安設流民而設的,州刺史常常是兼職,時置時廢,客歲桓溫建議的庚戌土斷,打消了大部分僑州郡,儲存的是司州、青州和兗州,因為這三州的實際轄地時而光複、時而淪亡,但是因為不能真正管理,以是這三州的刺史都是由彆州刺史兼任,比如庾希就是徐州刺史兼兗州刺史,這三州中的司州至今無刺史,司州轄地就是洛陽一帶,桓溫第二次北伐光複洛陽後,朝廷曾詔拜王胡之為司州刺史,但是司州轄地的大部分處在鮮卑慕容節製下,晉軍扼守的隻要孤零零一個洛陽,鮮卑鐵騎隨時能夠攻將其攻陷,以是王鬍子底子就冇去洛陽到差,王胡之歸天後,司州刺史一向空缺,也冇人想謀這個職位,因為冇人敢去洛陽任職——
郗超的意義是表奏桓熙為司州刺史,固然馳名無實,但可藉此名位組建北府兵,桓熙想謀任其他實州的刺史千難萬難,但徒有其表的司州刺史應當不是很難。
陳操之與郗超對視一眼,二人一齊起家告彆,桓溫命桓熙代他送陳、郗二位出府,桓熙臉有不豫之色,明顯其父與李靜姝的對話讓勾起了他對陳操之的嫉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