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腹有詩書幾何?(上)[第1頁/共4頁]
郝隆道:“入軍府,不比那些說不管有、談空說玄的清談,要有務實的才學才行,初入西府的幕僚,都要答覆三個答辯,這三個答辯不涉儒玄、無關釋道,隻考識見和時務——”
隻見郝隆麪皮紫漲,怒道:“幾卷書是一肚,萬卷書亦是一肚,汝焉知我讀書少!”
陳操之見世人神采,心知入西府要答難是這個郝隆誣捏的常例,但郝隆既然這麼說,桓溫也默許,他除了應戰彆無挑選,象郝隆這類狂士,必然要想體例波折之,不然的話他今後在西府將會舉步維艱,當即不疾不徐隧道:“我聞往年七月七,郝參軍坦腹炎陽下,說是曬腹中書,可有此事?”
陳操之曉得郝隆這類言行乃是仿照阮鹹,阮鹹是竹林七賢阮籍的侄子,在家屬中比較貧苦,居於道南,道北諸阮皆富,七月七,道北諸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阮鹹則以竹竿掛牛犢鼻褲於中庭,人怪而問之,答曰:“未能免俗,聊複爾耳。”
陳操之點頭道:“孟嘗君與桓郡公豈能相提並論——”
陳操之終究見到了東晉一朝的梟雄桓溫,那劉琨家妓說桓溫與劉琨比擬“麵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實在有些歪曲,桓溫身高七尺餘,豪放有風概,紫眸蝟髯,麵有七星,姿貌甚偉,所謂麵有七星,就是桓溫臉上有七個黑痣,呈北鬥七星擺列,相者以為這是極貴之相,以知人聞名的沛國惔嘗稱之曰:“溫眼如紫石棱、須作猥毛磔,孫仲謀、晉宣王之流亞也。”把桓溫比作孫權和司馬懿,評價甚高。
桓溫心想:“昔日郗佳賓誇獎陳操之,不覺得然者不在少數,要在姑孰安身也非易事,這個陳操之看來是要拿郝佐治來立威了,郝佐治固然傲慢,卻並非不學無術之徒,很好,這場答辯出色了。”
在陳操之看來,阮鹹是真正的名流曠達、任誕和詼諧,郝隆則較著的造作,是沽名釣譽的手腕。
郝隆此題比較刁鑽凶險,若陳操之褒桓溫貶孟嘗,那就是麵腴,傳出去必為那些所謂的高士鄙夷,而貶桓溫天然更是不可,有這些拘束,陳操之就很難闡述了,勉強闡述,也必是陳詞讕言,如此,陳操之第一題就難以讓桓暖和世人對勁。
桓溫十五歲時其父桓彝在蘇峻之亂中為蘇峻將領韓晃所殺,韓晃伏法,而涇縣縣令江播曾參與運營,卻安然無事,桓溫枕戈泣血,誓報父仇,三年後,江播歸天,桓溫懷揣匕首利刃,以記念為名,突入靈堂,將江播的兒子江彪等六人殺死,轟動一時——
桓溫素慕王敦,過王敦墓,稱其為可兒,可兒者,稱心快意者也,桓溫對一個叛臣如此敬慕,其不臣之心可知,並且於升閏年間師法王敦,以北伐為名,從荊州移鎮姑孰,其篡逆之心,可謂路人皆知,晉皇室和王謝世家一方麵要倚重桓溫來對抗北方的苻秦和慕容燕,另一方麵又擔憂其篡逆,恰好又冇有強有力的手腕製衡桓溫,隻要眼睜睜看著桓溫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