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成為最終勝者的可能性!(中)[第1頁/共4頁]
而聽到左蘭山與詹善長的提示後,一眾“趙黨”官員當中,除了趙俊臣與陳東祥以外,統統人皆是暴露了擔憂神采。
這場黨爭當中,和黃有容一黨每日在早朝以後都要集會密議、連各安閒朝中的公事都顧不上理睬分歧,趙俊臣及其門下官員倒是涓滴冇有把各自的公事拉下,仍然是經心儘責的措置各自衙門的事件,倒是顯得更加的遊刃不足。
以是,聽到是梁輔臣派人求見,趙俊臣天然不敢有涓滴怠慢。
“鄙人徐文清,乃是三邊總督梁大人門下幕僚,見過趙尚書,並代我家梁大人向趙尚書您問好。”
三邊總督這一職位,是由嘉慶年間設立的,其目標是為了防備蒙古諸部落南侵,調和陝甘諸軍鎮的調配,並以此來穩固明朝的西北邊陲安寧。
以德慶天子的帝王心術,能讓此人擔負如此首要的職位,並統領精銳邊兵十餘萬人,自是說瞭然此人深受德慶天子的信賴;而這些年來西北邊陲一貫安寧,固然蒙古諸部落仍然是每年入秋後就會南下劫奪,但卻少有聽聞西北的戰事出過甚麼忽略,卻也足以申明此人的才氣。
答話之間,趙俊臣眉頭微皺,眼中閃過思考之色,悄悄回想著三邊總督衙門、以及三邊總督梁輔臣的諸般質料。
對趙俊臣而言,這是一個利弊參半的風俗。
…………
不過,對於霍正源的表情竄改,其彆人固然想不明白啟事究竟,但趙俊臣天然是曉得啟事地點,畢竟陳東祥送給霍正源的那封密信,美滿是出於趙俊臣的教唆。
但與此同時,趙俊臣卻也在心中迷惑,他與那梁輔臣一貫冇甚麼友情,相互的權責也冇甚麼交疊的處所,為何梁輔臣會俄然派人來求見本身?難不成西北邊陲出甚麼變故了?
乃至於,長此以往的話,跟著趙俊臣在黨派中的聲望逐步增加,而黨派中的眾官員又養成了依靠趙俊臣的風俗,那麼到了將來,即便趙俊臣在朝中一時失勢,卻也仍然能夠保持在派係中的魁首職位。
畢竟,黃有容在朝中掌權已久,又積威已深,即便目前在黨爭中處於下風,但“趙黨”官員們畢竟還是不敢心生小覷,總會下認識的擔憂黃有容的反攻,。
但這般手腕的弊端在於,一旦如果趙俊臣本人出了甚麼不測,短時候內冇法主持大局,那麼趙俊臣在朝中苦心運營的黨派權勢,怕是很能夠就會刹時崩解、一朝儘喪,即便趙俊臣今後再次複出,卻也冇法再像疇前那般風景了。
見趙俊臣信心滿滿,一副淡定模樣,眾“趙黨”官員也隨之心中必然,紛繁稱是。
就在這般暗思之間,趙俊臣已是來到了府中客堂,昂首看去,卻見一名中年儒生此時正坐在客位上,待見到趙俊臣呈現後,這名中年儒生明顯是認出了趙俊臣的身份,也趕緊起家相迎,神采之間恭敬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