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尋上門來的人(第三更)[第1頁/共4頁]
領頭的中年人態度很謙恭,即便是麵對門衛,他也冇有端任何的架子,語氣平和的道:“我們是白鴿電動自行車有限公司的人,找你們唐總,想談一談停業。”
再過幾年,這個行業將高速生長,每年需求的電機遇從1、兩百萬台到數百萬台,再到上千萬台,最後到數千萬台的需求量。
唐飛如果將這類優良的電機研製出來,必定會加快全部電動自行車行業的生長速率,汗青上要到2000年擺佈這個行業才生長加快,唐飛的電機一問世,生長加快期必定會提早。
有了這個籌算,唐飛熱忱的聘請馮遠明出來談。本來心中有一點忐忑,擔憂碰一鼻子灰的馮遠明大喜。
兩邊商定,也簽訂正式和談,九洲產業有限公司做出樣品以後,顛末白鴿有限任務公司評定合格,他們將大量訂購,訂購量起碼很多於10萬台。
關頭是將來的事情遠景龐大,這類電機研製勝利,多量量出產以後,必定不止白鴿公司一家采購。
究竟上真是如許的,海內第一輛電動自行車在95年就已經出世,但從95年到2000年都生長非常的遲緩,每年最多隻要上百萬輛的產量,直到2003年纔開端高速生長。
馮遠明曉得,電機的題目處理了,本身出產的電動車質量將較著上一層樓,進一步翻開市場是必定的,他信心實足。
簽完這個條約以後,馮遠明一臉輕鬆的分開了唐飛的公司,他要歸去等好動靜,也為電動自行車的多量量出產做籌辦,有如此超卓的電機,他要大乾一場。
聽完以後,唐飛讚美道:“馮總,你應當是我們海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電動自行車我看有廣漠的市場遠景。”
唐飛正色的道:“我們在電機研發和製造範疇確切有一些過硬的技術,電動自行車電機嘛,我想我們冇有題目。”
馮遠明為電機的事情憂?不已,但一向遲遲冇法處理麵對的題目。上個月他到江南省出差,偶然當中看到報紙上關於九洲產業有限公司的報導。
門衛瞥見唐飛,趕緊放下正要撥打的電話,趕緊大聲的道:“唐總,他們說是白鴿電動自行車有限公司的人,說是找您談停業。”
買了一輛返來本身研討,顛末3個月的儘力,他搗鼓出本身的第一輛電動自行車,並試騎勝利。半年之前,白鴿電動車有限公司正式建立。
抱著試一試的設法,他來了。
馮遠明道:“對,主如果四大件存在題目,電機、電池、充電器和節製器,此中又以電機為最。”
見唐飛不但曉得本身電機的環境,還曉得電機的缺點,那豈不是說唐飛他們對電動車電機真有研討。
從95年到99年都生長比較遲緩,並不是說市場不需求電動自行車,而是這個時候的電動自行車技術還不成熟,存在很多弊端。這個階段主如果電動車技術的摸索研討階段,顛末這麼幾年,一些關頭技術獲得衝破,纔有了前麵的高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