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軒轅穀訪黃帝故裡 山門溪收忠義青蛇[第1頁/共6頁]
灰鼠問道:“軒轅穀但是黃帝故裡?”
很快,灰鼠,青牛,金虎,玉兔,青龍,都圍攏過來,七嘴八舌歡迎青蛇一同西行。
對軒轅黃帝,想來看讀者不陌生。作者在本書“序引”中已有所交代。軒轅帝功勞,現不不必再一一贅述。此章重點是報告老子與生肖尋訪其出世地所聞、所見、所遇之事。
青蛇揚開端來,說道:“我已察看多時,知尊師是行道之人,萬望收留我。”
青蛇點頭連說:“情願,情願!”
這日,老子師徒行至一三岔道口,青牛愣住腳步,迴轉牛頭問老子道:“徒弟,火線有兩條門路,我等應走那條路為好?”
青蛙有了腿以後,更加勤奮了。蛇知錯改過,決計重新改革本身,也開端吃害蟲並拖著長長的軀體,一聲不響地為人類做功德,蛇還跟著龍學治水,玉帝見蛇知過能改,昂揚向上,當得知下方黃帝策要封十二生肖時,告訴它及時趕到,排在龍的前麵,當上了人類的生肖。蛇當上生肖今後,當然不主動傷人了,一旦惡念萌發,便將惡念化成一層皮蛻下,以示重新作蛇。蛇到了夏季就要躲入山洞中冬眠,來年春季再爬出來。這年春季,蛇剛爬出洞中,不料呈現倒春寒,被凍僵在廟門溪水邊。幸有一拾柴農夫拉車顛末發明,感覺不幸,就把它,帶回家中,用棉被覆蓋,為其取暖。蛇垂垂復甦過來,不肯拜彆,就在農夫後院中菜窖中安家。平常給菜園鬆土,為蔬菜捉蟲,還為農夫擯除盜賊。農夫待它如同父子,逢年過節還拿雞蛋犒勞。蛇也越長越結實,成為一條大蟒蛇,身子比碗口還粗。
軒轅黃帝活一百一十歲,百歲時親身到首陽山采銅鑄製寶鼎,寶鼎鑄成後,挑選了一個黃道穀旦,傳聞這晴和空一聲驚雷,頃刻暴雨滂湃,雨後晴和,東方呈現一道彩虹,一條巨龍騰空而降,接他棄世。黃帝頭戴皇冠,身穿龍袍,和大臣們一一告彆後便乘龍上天。黃帝身後葬在陝西橋山,不久山陵俄然崩塌,宅兆中卻空無屍身,隻留下他的佩劍和一隻鞋子。
青牛也低聲說道:“軒轅黃帝選我等為生肖,自雲岩宮一彆,三千年疇昔,雖其早已飛昇瑤池,不得再見,可去其故裡拜訪聖蹟。”
因而,老子騎青牛載老鼠,老虎載玉兔,青龍爪盤青蛇上空護行,走出軒轅穀,持續奔往西北而去。
有一天,農夫在自家院中漫步,聽到隔壁鄰居家中有非常痛苦的女人嗟歎聲。他就去探究竟。本來是那家村婦肚子發脹,痛得在床上翻來翻去都睡不著覺,以是就禁不住的嗟歎著。
蛇節亮聲牽舊事,筆走龍蛇歎流年。
老子一行登上軒轅之丘,藍天白雲,綠樹芳草,交相輝映。向北望去,百裡以外,是陝西寶雞的峪家村,峪家村有神農祠、炎帝陵,相傳炎帝神農生於寶雞的檬峪。向東瞭望,千裡以外的陝西黃陵縣的黃帝陵,是軒轅黃帝的安葬地。瞭望西北,百裡以外,是伏羲畫卦的卦台山。與卦台山相去不遠的是距老子所處期間有三千年的大地灣遺址,伏羲期間,神農期間,黃帝期間的先民就生息在這片綠草悠悠的地盤上!置身其間,老子不由隨口吟詠道:“青山存焉,軒轅穀中留聖蹟,白雲往矣,黃帝陵上護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