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回憶篇――陽寒麝與向崑崙的恩恩怨怨(上)[第1頁/共5頁]
“不,”與敬妃設想的倒是真的冇甚麼不同,陽寒麝公然一口回絕;想想之前陽寒麝對向崑崙的態度,敬妃也曉得,他不會等閒同意。隻不過還不待敬妃開口,陽寒麝卻死死蹙著眉頭,道,“向崑崙此人,信不得;母親彆被他裝不幸的模樣所矇騙了!”
向崑崙的笑容當中帶著溫婉,又有些苦澀,他開口,道,“傳君兵法,便是我與公主共同誣捏。公主擅戰,我擅書,第一本手抄本,就是我親身所書。隻不過……現在早便丟失了。”
“另有你曾說過的形篇,我也曾為公主以白話譯過。昔之善戰者,先為不成勝,以待敵之可勝。不成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成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成為。不成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敷,攻則不足。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見勝不過世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克服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克服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負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人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朱雪槿所料一點不錯,分開城隍廟以後,陽寒麝幾近是馬不斷蹄的趕往永福宮;這些年,一有甚麼嚴峻事件,陽寒麝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敬妃,也唯有敬妃。畢竟在他看來,身邊最信賴的兩人,便是敬妃與高品軒;而若非要在兩人當中比出個凹凸的話,敬妃還是要高於高品軒的,這不止因為敬妃是他的生母,還因為敬妃的聰明,是凡人難及的。
“王後怎的會來永福宮,她那高人一頭的模樣,向來是不屑與我們來往的。”陽寒麝的神采一寒,似是想起了疇前產生的一些不高興的事情;不錯,固然敬妃與王後是井水不犯河水,但王後瞧不起永福宮,瞧不起敬妃,在這王宮當中也不算甚麼奧妙了。
“寒麝啊,那裡都好,就是有點一根筋,”敬妃說著,接過明月的茶盞,微微錯開杯蓋,悄悄抿了一口,落拓的咂咂嘴,接著道,“是王後跑來這裡,對我說與這些的。”
向崑崙帶著陽寒麝與朱雪槿兩個,一起沿著盜窟的巷子,到了盜窟的峰頂;此處是四周山崖的最高點,聳峙於此,能夠看獲得四周的小鎮,那冉冉升起的炊煙,飄漂渺渺的插入雲霄;紅磚綠瓦,在青山綠水當中,倒也煞是都雅。三人便這般無語的沉默著,直到陽寒麝終究忍耐不住,畢竟方纔向崑崙說了句,會與敬妃有關,他的心便一向掛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