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大朝會[第1頁/共2頁]
好一個金貴妃,好一個金將軍府。
百官站定,容荊從內殿走出,在龍椅上坐定。
本日容荊坐定,麵龐冷峻,鴻臚寺卿唱奏過後,下方文武班中,咳聲如雷,(各官奏事之先,皆預咳一聲。)
容荊聽了便是揮揮手,王楊銘起家,躬身站立。
天還未亮,前來上朝的百官已然站在金鑾殿前殿太和殿外恭候。
他在當真的看動手上的奏疏,隻是神采非常陰沉。
“祖父,二叔,香遲必然會為你們報仇,不管害死你們的是高高在上的金貴妃,還是樹大根深的金將軍府。香遲必然會為你們報仇的。”
肖景國每天卯時上早朝,一週七日,第一日為大朝會,一品至四品另有王公大臣都要插手。第二日到第五日為常日,六部工部、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刑部等六部尚書侍郎需求插手,其外中書省、禦史台、樞密院等在職四品以上官員都需定時上朝覲見。
前有金將軍府貪汙瀆職,後有,金家二子金若林剝削軍餉,吃空餉,西北軍造反,坦白不報。後有金貴妃陽奉陰違,鄙視皇權。如此各種,都有金將軍將這些行刺的一乾二淨,百官對他們更是欺上瞞下,當他這個帝王便是一個安排。
他是一名帝王,衡量之術纔是他最為在乎的,當年金家扶他上位,可謂是功不成冇,但是邇來金將軍府,實在是過分放肆。
香遲心中悄悄發誓,她不能去金鑾殿,隻能掉頭回了正陽宮。
容荊穿好了衣服,便是起家座上了龍攆,穩穩鐺鐺的往金鑾殿而去,香遲與蘇公公陪在兩側,到了最後容荊也冇有給香遲一個答覆。
“臣有本啟奏,清江水患連綴數月,其下流青州,江州等十三地遭受水患,清江多處決堤,民不聊生,臣請陛下撥賑災款,沿清江下流製作堤壩,製止水患,造福百姓。”
容荊不言,閉目養神,他在思慮,此事該如何做。
容荊拿起了奏疏瞟了一眼上麵的王楊銘,在瞟了一眼世人道:
此事她固然已經如許做了,想了半晌,卻還是到了尚書局,去見何錦瑟。
香遲看著,卻也隻能是咬著牙,慘淡一笑。
鴻臚寺卿楊碩宣百官覲見,百官馬上大禮參拜。施禮畢,鴻臚寺卿對陛下宣念謝恩、見辭員數。而後鴻臚寺卿唱奏事,各衙門以次進奏。
容荊安靜的端坐龍椅,未幾時工部尚書王楊銘率先從文官中走出,行至禦前跪奏。
到了卯時,金鑾殿前便有當班寺人鳴鞭,而後鴻臚寺“唱”入班,百官便從擺佈齊進禦道,而後遵循挨次順次進入金鑾殿中。
容荊固然逼著眼,但是渾身高低的那股凜然殺氣卻涓滴未曾諱飾。
容荊是一名勤政的天子,他幼時即位,先祖設立內閣,代他措置事件,而親政以後,內閣便改成中書省和樞密院,中書省掌管秘密,兼公佈天子聖旨之責。樞密院,則預覽奏疏,上承天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