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精品紙墨[第1頁/共3頁]
柳月指著紙的一端輕聲對唐風說道:“這邊有暗印。”
伴計想了想,說道:“6000塊。”
再看錶麵,圖案精刻細鏤、纖毫畢現,字體圓潤中隱含蒼勁,也冇有題目。
伴計略微有些嚴峻,他說道:“這個你就不要問了,我發誓,這東西絕對是從合法路子得來的。”
千萬不要覺得普淺顯通的紙張值不了多少錢,這玩意兒但是搶手貨,在中國書店2006古籍書刊質料春季拍賣會上,兩張民國製描金素蠟紙箋的成交價是2200元。而上世紀70年代安徽涇縣宣紙廠為國畫大師李可染定製的“師牛堂”紙,目前的行情已經達到了每刀10萬元以上的價位,一張紙的代價就在1000元以上,這些市場行情預示著這一刀大千紙的代價將在20萬以上。
“冇題目。”伴計說道:“不過,這個盒子裡的東西代價可就不低了,因為這是康熙貢墨。”
柳月取下唐風的揹包,對伴計說道:“等下一件東西談好代價一起付賬好不好?”
2007年的年底,一套十錠裝的清乾隆禦製西湖十景集錦色墨以448萬元群眾幣
最後,唐風將古墨放到鼻端聞了聞,有一股淡淡墨香味,這類香味很溫和,冇有任何刺鼻的味道,香而不豔,真正達到了古色古香的逼真境地。
通過伴計說話時的神情舉止,唐風內心一下就亮堂了,不管合法分歧法,歸正這東西來路不正。現在的唐風幾近能夠必定這位伴計不曉得它的實在代價是多少,因為他的眼力有限又不敢交給其彆人鑒定。他笑著說道:“我當然信賴你是從合法路子得來的,這如何賣的?”
唐風冇有頓時承諾,他皺著眉頭說道:“6000塊太貴了,3000塊如何樣?”這不是唐風吝嗇,因為前麵另有一樣東西,如果唐風頓時就承諾,前麵就要被宰了。
唐風對伴計說道:“確切是貢墨無疑,清朝期間,各地每年的春貢、萬壽貢和年貢都會貢墨,是以,清朝貢墨的存世量並很多,你開個價吧,如果合適我就要了。”
唐風將這錠古墨拿在手中看了看,這錠古墨顯得很古樸,玄色有些衰老混暗,光彩冇有題目,這是耐久受氛圍腐蝕的啟事。
古紙的代價絕對不是虛高,它的代價超乎通例是有事理的,因為古紙是辨彆那些動輒就是成百上千萬元的名家書畫真偽的原始乾證。並且,古紙還能修補同期間的古籍善本和書畫作品。
而大千紙本身就是張大千在抗戰期間從四川夾江的“粉連史”紙的根本上改革成的良好紙張,因為這類紙是張大千全程研製設想的,以是人們就把這類紙定名為大千紙。唐風細心的數了數這刀紙,不出他所料,公然是96張,當時的大千紙每刀就是96張。數完張數後,唐風和柳月對望了一眼,柳月的眼神中儘是鎮靜,唐風內心也很歡暢,這東西很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