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1頁/共4頁]
“當然是校書郎!”王縉想都不想就搶著答了一句,見兄長雖不置可否,但清楚是默許,而杜士儀亦悄悄點頭,他就俄然如有所思地嘿然笑道,“當然,若不想等那三年,阿兄不如也學杜十九郎,去考今歲製科?非論是直言極諫,還是知合孫吳,憑阿兄的生花妙筆,天然都可順手拈來。”
“又是甲第,連著兩年狀頭都是甲第,真是少有!”
想到杜十三娘替杜士儀在家打理家務,不由宅中井井有條,光是這一座書齋,就已經顯出了她那蕙質蘭心,王維不由歎爲觀止,就連王縉亦是讚口不斷。而聽到這邊廂的說話聲,杜黯之轉頭一看便瞧見了杜士儀,趕緊站起家迎了上來。
“十九兄!”他先向杜士儀行過禮,這纔看著王家兄弟問道,“叨教這兩位是……”
“黯之是我叔父之子,雖由我叔父發矇傳授,但是在外多年,經史也好,文章也好,都不甚了了。現在的王謝世家官宦門庭,多數是父子母子口耳傳授讀書,但是同姓本產業中也有繁華貧賤之分,有的綽綽不足,有的卻力不從心。嵩山盧師為何能稀有百人從學,一則名聲,二則有教無類。以是,我籌算在樊川設一書院,廣收樊川寒士後輩,常日讓他們本身攻讀經史,開課日則延請京兆名流輪番來講課指導。”
“家有賢妹,真的是莫大福分!”
“公然,今科是王十三郎奪下狀頭!”
“啊,恭喜王十三郎!”杜黯之忍不住悄悄吸了一口氣,這才趕緊慶祝了一聲,可話一出口又感覺本身這稱呼彷彿不太對,可要改又不曉得如何改起,隻無能脆老誠懇實垂手肅立。幸虧杜士儀很快便打發了他去持續清算,又招手把田陌叫了過來。
“該這時節下種的,已經都種下去了。”說到田間事,田陌立時神采飛揚,接著又滾滾不斷掰動手指頭說道本身種下的那些作物種類,聽得王維和王縉一愣一愣,誰都不曉得杜士儀緣何能和這個崑崙奴切磋這個。但是,更加讓他們感覺奇特的是,杜士儀微微眯了眯眼睛,竟然又開口說道,“河西一帶有種木棉,然中原所得極少。你既通耕作,我籌算讓你去那兒好好訪求棉種及蒔植提要,返來在家中莊園推行,你去預備一下。”
聽這幾個校書郎的口氣,彷彿王維如果插手客歲省試,方纔會是杜士儀的敵手,而本身完整被人忽視了,本就心下糾結的苗含液不由緊緊握住了筆桿子。好一會兒,他才深深吸了一口氣,心下驀地間下定了決計。
“這是舍弟二十一郎黯之,這是太原王十三郎和王十五郎,我對你說過的。”杜士儀兩邊引見過後,見杜黯之倉猝施禮不迭,他又笑著加了一句,“王十五郎今歲進士科得了甲第狀頭,辭采華茂天下無匹,今後你能夠隨時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