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十國帝王 - 章九十一 一彆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寇我仇寇(2)

章九十一 一彆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寇我仇寇(2)[第1頁/共4頁]

其他各地,則多不值一提,西南、南詔本就一隅之地,亂則亂矣,定也易耳。

“一得國政穩如泰山,二得邊疆不起烽火,三得兩川詳確真假,三得伐蜀之師五萬。”

就目下而言,帝國北方的草原上,仍舊是群雄並立,契丹雖說元氣大傷,有力南顧,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仍然不成姑息,加上耶律德光在東境混得風生水起,大有死灰複燃之勢,也不成不察,彆的,耶律倍繼位為契丹天子後,勵精圖治,野心漸大,也很有了攻伐四方、想要擔當耶律阿保機大業的動機。

很多時候,清閒安閒不是一種表情,而是一種氣力。

翌日,李從璟進宮。此行去見李嗣源,李從璟將趙季良也捎帶在側,荊南已定,後續措置事件並不龐大,接下來要對於的不過就是西川與吳國。

“這......”

康延孝因為討蜀之謀始於李嚴,擔憂王衍這是要誘而殺之,故此分歧意李嚴去,但李嚴倒是“聞之喜,即馳騎入益州”。王衍見了李嚴,毫有害他之心,反而“以母、妻為托”,可見王衍對李嚴的承認程度。

“自府兵製崩潰以來,藩鎮各養其軍,藩軍隻知有藩帥而不知有陛下,故能擁兵自重,貽害國度也。父皇,國庫稍充,重塑兵製之事,事關帝國長治久安,已刻不容緩。眼下孟知祥企圖叛國,朝廷欲往兩川用兵,此正帝國重塑兵製之不二良機。”

李從璟停下腳步,高低打量丁黑幾眼,眼奇異特,“丁黑,孤看你這些年竄改很大啊,難不成你已然不掛念當初劍子敗你之事了?”

“國政日趨安穩,藩鎮無不臣服,新政推行百姓歸心,再有二三載,可得穩如泰山;北境草原諸族自顧不暇,南境唯獨楊吳摩肩擦掌,但是現在你既俘得徐知誥,當能夠交還徐知誥為前提,與楊吳暫定互不發兵之約;兩川之真假,以軍情處之能,假以光陰,亦不難體味;唯獨伐蜀之師五萬,二三載不能得。”

“父皇,采選藩軍精銳之士,入中心為禁軍,強乾弱枝,乃是國之大計,百戰軍既為兒之親軍,自搶先行一步,為天下榜樣!一者,可使藩鎮無推托之詞、無不從之理,二者,百戰軍編為禁軍,可威懾藩鎮,令藩鎮不敢不從,以保此計順暢!”

在李從璟心中,有關於軍隊扶植的一整套計劃,那是後代先進思惟與當世實際緊密連絡的產品。

李從璟道:“武力平蜀,已不成製止,然要行此事,先需有‘四得’。”

“河陽有百戰軍兩萬。”

“何謂‘四得’?”

“重塑兵製,變藩鎮之軍為帝國之軍,的確關乎帝國強大。”

談及孟知祥,李嗣源免不了很活力,對方不遵朝廷詔令,李嗣源當然很冇麵子,能夠說自繼位以來,李嗣源冇少在孟知祥那邊受氣,天子被臣子再三拂了麵子,是可忍孰不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