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十國帝王 - 章九十 一彆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

章九十 一彆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第1頁/共4頁]

“沙州歸義兵?”這倒讓李從璟吃驚不小。

曹義金既然派了人來,不去朝見李嗣源,卻跟著一個江湖人物,埋冇身份到秦王府來,這也怪不得李從璟驚奇。

安史之亂後,河隴至伊西諸州(即河西走廊及西域東部),陷於吐蕃,大中鹹通年間,沙州豪傑張義潮,起兵擯除吐蕃守軍,而使其地複歸唐版圖,唐授張義潮為歸義兵節度使,治沙州,領因其而歸朝的沙、瓜、伊、西、甘、肅、鄯、河、蘭、岷、廊等十一州,鹹通二年,增領張義潮新光複的涼州。

城門外,任圜、馮道兩位宰相,帶著一眾服紫戴緋的官吏,並及昌大的帝國儀仗翹輔弼迎,瞥見身著盤龍異文袍的秦王,兩位宰相相視一眼,馮道清了清嗓子,“秦王歸朝,禮樂相迎!”

此事以後,“忍辱負重”重歸朝堂的安重誨,算是“一雪前恥”,李嗣源在大加讚美之餘,再拜其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究竟上讓安重誨迴歸宰相之位。

不知是否是在深山野林呆得太久,此人非是氣質不食人間炊火,便是言行舉止也不太曉得世情,見麵以後酬酢一句,馬上開門見山道:“鄙人此行前來叨擾,彆無所求,唯望與秦王一戰。”說罷,也不問李從璟是否承諾,手掌一番,一柄古樸長劍就不知從那邊滑落掌心。

張義潮身後,歸義兵節度使之職,由其子孫世襲,然這一局勢未能獲得耐久穩固,朱溫篡唐後,河隴之地中原王朝鞭長莫及,此地遂至分崩離析之局。天佑年間,張氏絕嗣,後由曹義金擔當歸義兵節度使,但此時其能節製的轄境已隻限於沙、瓜二州。

“一彆數年,劍子風采更甚,遠觀之,幾近覺得你不欲再立於人間,要成仙登仙而去。”李從璟調笑兩句,不乏挖苦之意。跑到自家來擺高人風采,李從璟當然有定見。

李從璟此行定荊南、敗吳軍,功勞卓著,朝廷早有書記公之於眾,現在返來,亦要遭到昌大禮節驅逐。

這時丁黑趕來,看對方神態,李從璟就曉得這廝與劍子之前應已有過一戰,隻不過成果彷彿與在盧龍時並無分歧,丁黑見李從璟神采不滿,難堪的乾笑兩聲,轉過身臉一黑對劍子道:“劍子此舉,是否有些不通油滑?”

李從璟很有感慨:江山亙古現在,子民祖祖輩輩,靜者不移,動者傳代,江山遂能始終保有麵貌。

當然,這件事也提示了當朝,對下派推行新政的官吏,要嚴加遴選並鄙人派之前賜與培訓。

彆時春尚早,乍暖還寒,城外官道上遊人寥寥,路邊楊柳料峭,返來秋色遲,古道已有暖熱之氣,出城玩耍者多有鮮衣怒馬,三五成群者,容光抖擻。

宮門的儀仗較之城門更甚,聞訊堆積而來的百姓也更多,他們瞻仰秦王的風采,也獎飾天子的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