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四 欲為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成3)[第1頁/共5頁]
“哦?”李守敬淡淡應了一聲,興趣缺缺,“那就請皇甫將軍不吝見教了。”
李守敬嘲笑一聲,早已成竹在胸,“本帥調派去滑州的人,在肇事以後免不得被秦王府抓去一些,屆時李從璟必會以此為藉口出兵,但是這等事本帥怎會認?本帥會昭告天下,這是李從璟欲加上罪,是他所假造的證據,目標就在於兵進濮州!”
當初趙在禮、皇甫暉反叛,李嗣源奉旨進軍魏州,欲平其亂,後不幸事敗,反為趙在禮、皇甫暉等人挾持入城,擁他造反。有此事在前,雖說李嗣源繼位後,不便當即直接對魏州如何,但卻不能姑息。調趙在禮移鎮,便是李嗣源對於魏州的第一步。
“李從璟行事膽小而詳確,要直接對於他極難,為今之計,唯有對秦王府其彆人動手。”
“秦王府之人現在大部分在滑州,天然是遣人奧妙進入滑州。聽聞秦王府官吏正在各地清理措置流民不當的罪過,拘繫各地官吏、富豪,甚是連寺院都不放過。如此狠惡之行動,激起民憤實屬普通,群情衝動,聚眾順從,失手毆殺幾個秦王府官吏,都是平常之事。”
“如此,李帥籌算何故應對?”
李守敬不太理睬安重誨與李從璟之間的恩仇,此番若非李從璟執意來找茬,他也不會與安重誨聯手,說到底安重誨也不是甚麼好貨品,一樣的驕橫放肆,讓人看著心煩、不爽。
“甚麼樣的勁旅?”李守敬靈敏的發覺到不對,話說出口不免更加惱火,很明顯他已然被皇甫暉在牽著鼻子走。
“李帥公然睿智無雙!”中年文士深表佩服,能將情勢看得這般透辟,對今後局勢推演得如此清楚,非常人能做到。
全部大唐,現在就三根柱石。一是李嗣源本人,二是現在滑州的秦王,三是百戰軍。餘者皆不敷論,或許有各種感化、才氣,然要定國安邦,都差太遠。
皇甫暉臉上大有深意,盯著李守敬緩緩道:“不管是甲兵之精美,還是將士之精乾,亦或是陣型之有序,都可謂當世精銳的勁旅。”
“甚麼?!”李守敬拍案而起,震驚失聲。
此言李守敬天然同意,如是,算是為接下來的行動定下基調。基調定下,往下不過是運營詳細行動,就要輕易很多。
李守敬點點頭,承認了皇甫暉之言,他寂然正身,“不知皇甫將軍本日到此,有何見教?”
李從璟如果曉得李守敬此時設法,也會深表附和。現現在,李嗣源所倚重的安重誨、李從珂、石敬瑭等人,不過因時成事之輩,難挑大梁,與郭崇韜比擬實在是相去甚遠。李存審年老多病,用心養老或可安享暮年,若要出征,恐怕會死在路上。
皇甫暉哂笑不已,“這有何難說的?叨教李帥,京都眼下有兵馬多少?朝中現在馳名將幾人?天下藩鎮願為朝廷鞠躬儘瘁者又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