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第1頁/共5頁]
“觀其旗號,上書‘萬州防備使郭’,想來該是郭威所部萬州軍!”標兵滿頭大汗,“來者儘皆馬軍,人數不知,約莫三五千騎!”
合、渝、涪三州,位置首要,實際冇多少守軍,戰力更是冇人放在眼中,這看似衝突,實則不然。三州守軍的弱勢,是兩川與朝廷較力之下,達成的奧妙均衡狀況,就如兩川事發前,東川在劍門的守軍未幾一樣,此三州也是如此。
“大帥急招卑職來,但是火線戰事有了變故?”蘇願將孟知祥的神采納在眼底,出聲相詢。
“萬州防備使郭威,以三千馬軍,奔襲於合州北,一擊而敗之。”
“馬隊迎敵!”潘仁嗣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的馬隊未幾,數百騎罷了,此時卻不得不派出去,跟對方硬碰硬,若不如此,步兵結陣不及――雖說行軍有陣型,卻總不是擺著方陣趕路,這個竄改,還是需求時候。他感到一陣肉疼,但更多的倒是心慌,看到萬州軍他就曉得,那不是善茬。
孟知祥計議出兵時,除卻主攻遂州,輔攻閬州,更遣有偏師,去往涪州。@防備劍門的擔子在李紹斌身上,隻能待其打下閬州,再去往聲援,孟知祥插不出來手的話,那麼對於涪州的防備任務,孟知祥當仁不讓攬在了本身肩上。
“郭威悍勇,率部一起追擊,不吝孤軍深切,殺至赤水方還。此一役,我五千精銳,死傷殆儘,生還者不敷千人!”跟著對戰事的論述,孟知祥臉上逐步冇了憂色,反而情感盪漾起來,“隨後,郭威回師合州,一戰而下。”
與副將分歧,潘仁嗣與李仁罕熟悉,臨行前,對此番東征如何戰法,相互互換過定見,故而,潘仁嗣曉得李仁罕打得甚麼主張,他沉聲道:“起初密探察看過遂州城防,堅毅非常,不成輕視,加上夏魯奇此人,素有勇名,也非易與之輩,李將軍要破遂州,非朝夕之事。但是李將軍卻也說過,他至遂州,必然朝夕攻城,不予夏魯奇喘氣之機,以免其愈戰愈勇,城池越守越堅也!”
劈麵殺來,唯見長槊如林,讓人忘了那是血肉之軀,渾然一個個渾身是刺的鐵人,讓人不寒而栗。
從間隔上而言,成都到渝州的路程,幾近是成都到遂州的兩倍,是以雖說潘仁嗣行軍很快,但在遂州戰役打響之時,他尚未達到合州。
“將軍高見!”副將嘿然笑道,“也是大帥賢明,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待得我等守住兩川南北險要,唐軍進無可進,哪怕是那遂州難打一些,也是砧板上的魚肉,任由我等宰割,撐得了一時,還能讓他翻了天去?”
孟知祥遣去駐守涪州的將領,名叫潘仁嗣,也是起初郭崇韜伐蜀時,留在蜀中的將領,孟知祥給他兵馬五千,日以繼夜奔赴合州、渝州、涪州一線,安插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