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 8[第1頁/共4頁]
不過郭威這番話有些犯諱諱,“崇古貶今”,那不是變相批駁當今的天子李存勖,他不賢麼?是以李彥超等人雖深覺得然,亦有近似感慨,卻不敢接話。
接下來幾日,契丹雄師日夜不息,在耶律敵刺的督戰下,猛攻營州城。唐軍依托城防工事和之前所作的充分籌辦,對付的有條不紊,冇有呈現甚麼差池。
(稍後另有四千字的第二更。~≥頂~≥~≥~≥,@.≥.co■m)
李從璟言辭誠心,眾將皆能感遭到他言語之間的厚重交誼,李彥超歎道:“軍帥有悲天憫人之心,心胸天下,目有百姓,幽雲能得軍帥來坐鎮,是百姓之福!”
那日,李從璟在諸將的伴隨下,立於城頭,瞥見了耶律魯多率軍自東方彙入契丹大營。目睹契丹兵力獲得擴大,李從璟卻冇有半分憂色,不過卻也對身邊眾將道:“耶律敵刺兵力獲得強大,其必極力攻城,我等當防其利用手腕。”
李從璟不知李彥超心中所想,卻也從李彥超的眼神中感知到了他的“熱切”、“虔誠”,那是一種想要在他麾下,隨他交戰四方、建功立業的打動,李彥超未曾粉飾,李從璟亦不難發覺。
郭威有憤然之氣,這番話得頓挫頓挫,很有傳染力。的確,太宗武後時,大唐最是鼎盛,以草原為後花圃,以西域為天井,兵鋒超出裡海,周邊無數國來朝,搶先恐後。大唐的子民走在路上,都是挺著胸,昂著頭的。
在李彥超、郭威等帶領唐軍主力入城以後,應當是發覺到克城之事,一時不成為之,契丹雄師停止了對營州城的圍攻,撤退到營地中去了。李從璟因是對諸將笑道:“契丹雖渡河,攻城不到一夜便引退,非是其不肯克城,實不能為也!今我有諸位虎將若卿等,又有八千虎賁將士為羽翼,你我同心同德,契丹蠻賊人數雖眾,又能奈我何?”
念及於此,李彥超道:“郭將軍、孟將軍誌大才高,末將佩服,能與百戰軍並肩作戰,實乃盧龍軍之幸。軍帥,明日擊耶律敵刺,末將願為前鋒!”
李彥超抱必死之誌出征,然卻並未死在苦戰中,而是大勝班師,是以他安然入城以後,對李從璟更加愛護。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不就是眼下的世道麼?惜乎王公貴族,不知體恤民力;痛哉滿地權貴,不知發奮圖強!”在半晌的沉默以後,有人率先突破沉寂,話一出口便是“大逆不道”之言。世人循名譽去,就見孟平眼有激憤之色,麵露不屑之意,彷彿是對當朝權貴非常不屑。他望著城外的契丹營盤,扶刀矗立,道:“倘若大唐還是國強,戔戔蠻賊,焉敢馬踏邊關,戮我同胞?!”
唐軍當然不滿萬人,然如李從璟所言,不管是百戰軍還是盧龍軍,隻要同心同德,那就是“八千虎賁”,契丹雖兵力占優,要克城倒是心不足而力不敷。何況有城外土城在,契丹軍又不得不分兵管束,以防土城中的唐軍背後突襲,力量又被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