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頁/共3頁]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家畜,人所飼。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節。

人之初,性本善,性附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彼穎慧,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成亂。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曰岱華,嵩恒衡。此五嶽,山之名。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人,當自警。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發憤。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唐高祖,叛逆軍,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赤道下,暖和極。我中華,在東北。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有蟲魚,有鳥獸。此植物,能飛走。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十乾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輿圖廣,超前代,九十載,鼎祚廢。

此十義,人所同,當順敘,勿違背。斬齊衰,大小幼。至緦麻,五服終。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赤道下,暖和極。我中華,在東北。

禮樂射,禦書數,古六藝,今不具。唯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同光後,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反動興,廢帝製。立憲法,建民國。

□□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亂世。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究獻。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盜文太,無恥了,123言情發,文獨載。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