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禹定九州[第2頁/共3頁]
從嶓塚山開端疏導漾水,向東流就是漢水,再向東流就是蒼浪水,顛末三澨(shì,誓)水,到大彆山,南折注入長江,再向東與彭蠡澤之水彙合,持續向東就是北江,流入大海。從汶山開端疏導長江,向東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東達到醴水,顛末九江,達到東陵,向東斜行北流,與彭蠡澤之水彙合,持續向東就是中江,最後流入大海。疏導沇水,向東流就是濟水,注入黃河,兩水相遇,溢為滎澤,向東顛末陶丘北麵,持續向東達到荷澤,向東北與汶水彙合,再向北流入大海。從桐柏山開端疏導淮水,向東與泗水、沂水彙合,再向東流入大海。疏導渭水,從鳥鼠同穴山開端,往東與灃水彙合,又向東與涇水彙合,再往東顛末漆水、沮水,流入黃河。疏導洛水,從熊耳山開端,向東北與澗水、瀍水彙合,又向東與伊水彙合,再向東北流入黃河。
黑水與黃河西岸之間是雍州:弱水經管理已向西流去,涇水彙入了渭水。漆水、沮水跟著也彙入渭水,另有灃水一樣彙入渭水。荊山、岐山的門路業已開通,終南山、敦物山一向到鳥鼠山的門路也已完工。高原和低穀的管理工程都獲得了成績,一向管理到都野澤一帶。三危山地區能夠居住了,三苗族也大為順服。這裡的土質色黃並且堅固肥饒,地步屬上上,即第一等,賦稅居中下,即第六等。貢品是美玉和美石。進貢時從積石山下走水路,逆流達到龍門山間的西河,會合到渭水灣裡。織皮族居住在崑崙山、枝支山、渠搜山等地,當時西戎各國也歸服了。
禹疏導了九條大河:把弱水疏導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流注入流沙(戈壁)。疏導了黑水,顛末三危山,流入南海(青海)。疏導黃河,從積石山開端,到龍門山,向南到華陰,然後東折顛末砥柱山,持續向東到孟津,再向東顛末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轉而向北顛末降水,到大陸澤,再向北分為九條河,這九條河到下流又彙合為一條,叫做逆河,最後流入大海。
淮河與大海之間是揚州:彭蠡(lǐ,裡)彙成了湖泊,成了鴻雁南歸時的棲息之地。鬆江、錢塘江、浦陽江在那邊入海,震澤地區也獲得安寧了。竹林密佈,野草富強,樹木高大。這裡的土質潮濕。地步部屬下,即第九等,賦稅居下上,即第七等,偶然可居第六等。進貢的物品是三色銅,瑤、琨等美玉和寶石,以及竹箭,另有象牙、皮革、羽毛、旄(máo,毛)牛尾和島夷人穿的花草編結的服飾,以及用竹筐盛著的有貝形花紡的錦緞,有進按照朝廷的號令進貢包好的橘子、柚子。這些貢品都經過大海、長江進入淮河、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