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少康中興[第1頁/共3頁]
少康是一名很有作為的帝王。他規複了夏朝的政權,勵精圖治,昂揚圖強,使夏朝國力強大,四方來朝,史稱“少病癒興”。少康今後,夏王朝進入了安穩生長的階段。
予被以為是能夠擔當禹的奇蹟的一代名王。夏朝的先人以為他同禹一樣具有初創大業之功。
BC2040年,封昆吾氏的後輩在有蘇這個處所。此有蘇國即後代亂商的蘇妲己之國。也就是說蘇妲己實際上也是昆吾的後代。
BC2094年,少康病逝。長年60歲。
BC2091年,守喪兩年後,兒子予擔當帝位,稱帝予,仍以原城為都城。因甲骨文中予、寧字形附近,以是有的文獻中誤寫作寧。
繼予以後,夏朝又有7任帝王定都老丘,直到第13位胤甲時,才遷到西河(河南安陽)。夏王朝在老丘定都的時候長達226年,曆經槐、芒等6帝,但在這226年的時候裡,夏王朝進入安穩生長期,再冇有呈現過象予那樣傑出的巨大人物。老丘是夏朝浩繁都城中,用時最長、經曆帝王最多的都城。夏朝是第一個在開封定都的王朝,予也是第一個在開封定都的帝王。老丘固然隻是夏朝諸多都城中的一個,但它在汗青上的影響和職位,倒是夏朝其他都城難以比肩的。
姒槐在位期間,前後征服了居住於泗水、淮水之間的九夷、即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等部落,擴大了夏朝的權勢。同時夏朝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生長。
遷都老丘以後,夏朝持續向東生長,權勢更加強大。
“圜”是囚禁人的處所,“土”是國度的代稱。當代“夏”“土”同音,殷販子常常稱夏報酬“土人”“土方”。圜土原意專指夏王朝囚禁人的處所。但是後代的商、周兩朝也相沿了這一稱呼,圜土就成了夏商週三代監獄的專稱。史乘載:“若無授無節,則準圜土內之。”(《周禮,地宮,比長》)意義是:如果不履行國度的號令,不遵循法律,就要把他抓起來關進監獄。
或許是其心中有愧,以是繼位時停止了昌大的祭黃河典禮。除了把豬、牛、羊沉於河中,還把當年舜帝賜給大禹意味治水勝利的“玄圭”(玄色的玉圭)也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誠。要曉得這但是大禹塗山會盟時的首要信物,意味著夏的王權。今後曆代王朝都開端了“沉祭”(即將祭物沉入黃河祈求河伯的庇護)的典禮。
BC2075年,帝予病逝。
BC2112年,後稷以後不窋在之前的交戰中落空了封地,逃到了山戎和羌族居住的陝甘一帶。少康下台後規複了他的封地,是周朝的先祖。
BC2072年,守喪兩年後,兒子帝槐繼位。
他遷都老丘,使夏文明有了新的生長空間,從而締造出更加光輝的文明。他率軍東征,令各部落紛繁臣服,將夏朝的版圖擴大到淮河道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