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房價與米價(參考)[第1頁/共2頁]
例六:乾隆五十八年(1793),安徽休寧縣二十一都二圖(“都”相稱於州裡,“圖”相稱於行政村)也有一所樓房出售,不臨街,但宅基較大,屋子共4間,賣了270兩(同上)。
最靠譜的比較,是用淺顯人的年支出來比,看到底多少年的支出能夠買一套房。
房價與米價比較
――1.263
清朝積年米價考:
――1.000
――0.926
1781-1790
――1.942
――2.623
――0.880
――――――――
1831-1840
因為清朝人不研討房價,以是查不到體係的質料,隻能找幾個例子,不曉得是否能全麵反應出當時的環境:
例七:鹹豐七年(1857),浙江山陰縣三十六都三圖有人賣房,總計平房3間,賣了60兩(同上)。
例二:道光十八年(1838年),天津任秀坡花200兩銀子,把丁予範在劉家衚衕二道街開辟的這套四合院接了下來,加蓋一間客房、一間門樓、三間書房、三間板房,統共投資了350兩,最後賣了600兩。
1671-1680
1711-1720
――2.405
――1.708
1821-1830
1661-1670
1901-1910
1721-1730
1651-1660
――0.856
1881-1890
――0.965
――1.965
1841-1850
――3.895
――1.440
――1.201
1891-1900
――2.256
――1.609
――1.722
例三:乾隆十二年,北京內城西北角承平湖東(新街口),七間半85兩,相稱於現在12750元。
1741-1750
1861-1870
1871-1880
1771-1780
1811-1820
1681-1690
1兩=1000文,則新街口的屋子(七間半)換算=85000文,新簾子衚衕的屋子(四間)=70000文,彆離相稱於5667升米和4667升米。
清朝末年人丁約莫4至5億,是現在的1/3。那麼,清朝房價是現在的多少呢?
1761-1770
――1.739
如果每間屋子遵循25平方米計算,新街口屋子麵積187.5平方米,新簾子衚衕的屋子麵積100平方米,則新街口的房價為30.23升米/平方米,新簾子衚衕的房價為46.67升米/平方米。
作者語:以上質料,大師隻是當一個物價參考就好,實際上跟當代比的話,用米來當參照物並不得當,畢竟清朝的糧食產量跟現在的糧食產量有相稱大的不同,而銀、銅的產量代價也大不不異。至於本小說裡的參照物,實際上是遵循當代社會的群眾幣來算,這就比如是外彙,因為群眾幣能夠買到當代社會的產品。清朝與當代社會類比,能夠參考當代黑非洲窮國跟中國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