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1頁/共3頁]
見李清閒搖著頭走進營帳,張世澤問道:“如何樣,王公公送走了嗎?”
“恭送公公。”
“這吳三桂目無國法,行事愈發明目張膽了,竟敢擅殺鎮關參將,這已是不將皇上和朝廷放在眼裡,早就該殺!本公身為大明英國公,豈能對此等民賊置之不睬?定要手刃此賊,以報聖上浩大皇恩。”
“這我就放心了。”
“這大明最強的兵馬,當然是我禁軍,不若另有哪支?”張世澤麵色丟臉,但卻不是因為這三位禁軍總兵爆出來的粗口。
“常總兵,你去帶人查抄軍器、糧草是否齊備,這是甲等大事,交給你,我放心!”
張世澤點點頭,叮囑道:‘牢記,對待兀良哈鎮的蒙前人,要一視同仁,不能做清虜那種拿他們當炮灰的缺德事兒,既然一同上疆場捱了刀子,那就是兄弟。’
胡海龍有些性急,外出需求籌辦的就這點事兒,都交給前頭那兩位了,那本身要乾甚麼,如果留守虎帳,彆人出去殺賊建功,本身在這玩過家家,想想都難受。
朝議散去,留下仍在回味的群臣各自拜彆,司禮寺人王德化倒是帶著聖旨和數名錦衣校尉,悄悄來到城外的京師禁軍大營,宣讀朝堂上決策下來的旨意。
說實在的,若不是身為英國公,為勳戚之首,又統領禁軍要顧及顏麵,他還真的挺想和這三位一樣先罵他個痛快,待到了疆場上,再殺他個痛快,想想就爽得很。
賊負固多端,陽順陰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憐。吳氏三桂,表裡不一,忠孝為皮,朕洞知狡狀,專斷於心。
若使內禍不除,何來攘外,若使民賊不靖,那個尊製,況此賊為門庭之患,遏沮定亂,在予一人,留,不如早除之。
胡海龍愈聽愈鎮靜,忙不迭的拍著胸脯包管道:“我胡海龍擔負前鋒,定然給那幫狗眼看人低的關寧賊子們嚐嚐苦頭!”
“英國公放心吧,我還不至於混到韃子那種境地去,蒙前人又如何了,隻要敢上陣殺賊,還是是我胡海龍的好兄弟!”
張世澤笑嗬嗬的命李清閒親身送王德化出營,將心中惡寒置下,待兩人走遠了,這纔是冷哼一聲,“砰”地敲在桌子上,厲聲道:
常世隆看了看張世澤的麵色,起家將他們兩個按在坐位上,暖和的笑了笑,道:“彆衝動,你們二位急個甚麼呀?...此次東征山海關,皇上不是也親征嗎,到時候再叫這些關寧叛賊看看,到底誰纔是大明最強的兵馬。”
張世澤點了點頭,從一旁禁軍千總李清閒手中接過銀錠,遞到他手中,笑著抱拳說道:“勞煩公公跑一趟,今後的事兒,還望公公在皇上麵前多多言語纔是。”
“英國公奉己為國,可比那些東林餘孽們強上太多了。皇上本就對您讚美有加,說話的事兒啊,那是天然!“王德化對張世澤的恭維很受用,畢竟這是領兵在外的實權國公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