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1頁/共3頁]
“城中五十餘萬軍民,此中三十多萬都是吳三桂從寧遠帶返來的,這些人對我們官軍印象不好,要不要再等等。”
趙忠本名趙四,還是山東隨朱以海謀逆的主將,承蒙崇禎天子不棄,冇有措置還欽賜趙忠這個名字,就算死在山海關,那也是能入忠烈祠的忠義,與亂賊有所分歧。
迎恩門關城之上,山海關參將趙忠看著京師方向,自語道:“皇上這時候也該回到都城了,看來是替朝廷拿回山海關的時候了。”
“逼反吳三桂?”趙忠聞言嘲笑幾聲,摸著下巴道:“此時看來,這類事是千古罪人,但隻要山海關最後重歸於朝廷,我們就會編入青史,流芳百世,是大忠大義!”
但是這些放火的人畢竟隻要三十幾個,還都是分分開來,很快就被成批趕來救火的大隊關寧軍圍殲。
“趙忠,你為何要犯上反叛,燒我軍器庫!?”夏國相眸子一轉,大聲喝問道。
這三十多小我,竟然一個都冇活著。
崇禎二十年仲春底,這座頂著“天下第一雄關”名頭的山海關,彷彿如孤城絕塞普通,兢兢業業的充當著外族進入中原這最後的樊籬。
此時的趙忠已冇了後顧之憂,他捏住城磚,道:“等不了了,皇上在山東的時候與本將說過,待聖駕與雄師回了京師,就是山海關重歸朝廷之日!”
“快去稟報爵爺!”
“哈哈哈!”
此時的山海關內,充滿著各種權勢,有想投清的,有想歸附朝廷的,也有仍斷念塌地跟著吳家的,早已不再是鐵板一塊。
“在天津衛有張名振的新操海軍,薊鎮有黃得功的勁旅,三屯營有楊禦藩的鐵軍,喜峰口有藺養成的馬隊,兀良哈鎮有蒙前人的馬隊。這比來的一支,就是永平總兵張鼐部下兵馬,距此地不到三十裡。”
“爆炸了,軍器庫爆炸了!”
“你可知朝廷現在缺的是甚麼?”趙忠反問宋喜,見他不竭點頭,便又道:“朝廷可不再是十七年的時候了,且不說京師表裡禁軍與城防軍,京畿一帶各地兵馬,又有哪支敢不平從天子號令的?”
這些關寧軍手持不減色清軍虎槍的大鐵槍,身上儘是跑動起來“噹啷”作響的鐵甲,他們將這些放火的人逼退到角落當中,毫不包涵的亂槍戳死。
直到現在,這類感受更是讓吳三桂心驚肉跳,但又說不上到底是哪兒不對勁。
這山海關自甲申十七年開端,就被天子安排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將領,從已經歸附吳三桂的山海關總兵高第到唐通,再到現在的前山東叛將趙忠,剛好湊成了一桌麻將。
“關寧軍步軍五萬,馬隊兩萬,人數還是太多,冒然脫手,隻怕勝負難料,萬一將吳三桂逼反投了韃子,參將,你我二人可就是千古罪人!”
當夏國相帶人趕到的時候,發明這些放火的人就隻剩下兩小我,當即喝令收槍:“抓活的,必然要抓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