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1章 橫生枝節[第1頁/共4頁]
春歸想要去王家的廚房“學藝”這件事,既有王久貴利落的應允,自是不會再有任何停滯,相陪的仍然還是三奶奶,而這幾日下來,她不但自以為和春歸熟諳得很,又因早前有了機遇,親眼目睹了“宋公子”的風儀,很有些“回味無窮”的興頭,就纏著春歸,說不儘的內室私話。
這恭維,更加冇頭冇腦,甚麼時候王久貴有了充足評許仕林的才氣?
“當然是要比及當時。”三奶奶涓滴冇聽出來這就是推托,抿著嘴也是微微一笑,暗忖:我家小妹是那樣的姿容,又有那樣一筆嫁妝,甘心做小,也必定是官員的良妾,宋趙公子雖看上去風采不俗,和小妹乃天作之合,到底現下還是個白身,起碼得看他能落第人,纔好落實了這一件事。
便歎道:“可不是這理兒?但恰好老爺在這件事情上,像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不肯讓子孫得個更加高貴的身份,連三爺發起和達官朱紫多多走動,反而遭了一場喝斥。”又像不無怨怒般,這回卻向春靠近了身子:“老爺對大伯,到底還是不一樣的,就像大伯和宋公子交友,老爺哪有半句抱怨,把宋公子和顧娘子,當作了高朋接待,這要換成了三爺,可冇如許便宜。”
在詹氏底下,另有一個較為得臉的婦人,姓何,傳聞她的女兒,現在是鄭氏房裡的大丫環,故而仆婦們皆稱她何媽媽,這位圓臉粗腰的婦人,逢人便帶三分笑意,和詹氏比擬,和藹不知多少。
“不瞞mm,我有個一母同胞的親妹子,本年纔剛及笄,模樣也是極水靈的,又識得些字,頗善歌舞,雖說媒人爭相說合,可我爹爹,膝下就這麼個女兒還在閨閣,早就說過不肯等閒許嫁,必得世族出身的漂亮,雖說是為側室,爹爹也願為小妹陪嫁一筆豐富的嫁妝。”
春歸看著三奶奶極度渴求又胸有成竹的眼神,隻能笑笑:“姐姐有此美意,我本不該推托,隻是……婆母一再叮嚀,外子未取功名之前,切莫為了旁事讓外子用心,故而,這件事還需比及外子招考以後。”
“宋郎君是金陵人士,官話說得流利不敷為奇,可貴的是也能聽懂我們汾州的口音,不像有的讀書人,除了做文章,世俗情麵一竅不通,就算是高中了,前程也有限得很。”
王家的內廚,春歸看得見的有2、三十個仆婦值務,經管著仆人的一日三餐,茶點飲食,且還要賣力往各房送餐,能夠說比擬其他各處,內廚的事件算是比較沉重了。
這誇獎很有些冇頭冇腦,春歸實在不能把聽得懂汾州口音和世俗情麵聯絡起來,更加冇法同意諳“汾語”者前程似錦的觀點,隻要些回過味來,蘭庭對於汾州話的熟諳,彷彿與金陵人士的身份不符,算是小小的馬腳,不動聲色替他找補一句:“外子本來也聽不懂汾州話,隻是因為當初我遠嫁金陵,對官話不那麼熟諳,隻能說汾州話,垂垂的,外子也就能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