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司馬獻策,擒賊先擒王![第2頁/共3頁]
“若真糧草不濟,也不急於一時,隻待我等站穩腳根,關中指日可下!”
諸葛亮羽扇輕搖,笑著說道:“依我計,緩緩圖之,必然能下關中!”
聽此言,劉備微微意動,魏延倒是不覺得然。
況魏延也並非是與他有仇,方纔與他辯論,都是為了主公興複漢室的大計辯論。
魏延看向諸葛亮,問道:“那智囊不依魏某之計,智囊何計能下關中?”
隻得是將手一拱,說道:“末將依智囊便是。”
被劉備欣喜一句,魏延心中公然好受了很多。
從子午道出兵,天然是風險重重。
儻駱道:又稱為駱穀道,其南口名儻穀,北口名駱穀,是以而得名。其門路最為迴旋盤曲,行軍不易,諸葛亮北伐未曾走過。
“軍略已定,諸位散去罷,至於文長你也不必沮喪,好生將子午道環境刺探清楚,來日,一定冇有效你之計的能夠。”
“屆時有太子殿下在荊州互為奧援,魏國必不能敵!”
但.
“我率五千兵卒,摸入子午穀中,魏軍必然不查,待我從子午穀出兵,旬日內,便可將長安打下來!大王可親率雄師從斜穀趕到長安援助,屆時,必可一戰而定關中。”
不過智囊,還是以穩妥為主,為之何如?
堂下,隻見一小將起家,他說道:“大王,魏延將軍之計,乃險計也!諸位細心想一想:我等可必然要冒這個風險,才氣將關中拿下來?還是說隻要趁著現在魏海內鬨,纔有機遇將關中打下來?本日一過,關中便打不下來了?”
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亦是起家說道:“我附和文才之計。”
“此計可行?”
仇敵想不到的戰略,要實施起來,就是有難度的了。
鐘會伐蜀是斜穀道、駱穀道和子午穀三路進軍,隻能說魏國坐擁中原之地,家底就是足,財大氣粗,兵戈都豪橫。
劉備微微點頭。
等糧草充沛了,說不定便會用我之計了。
曉得曹操病逝的動靜,加上本身的年紀也不小了,指不定哪日就見了祖宗去了。
長安中,由子午道入漢中,先從入子午穀二十裡後,循西南至喂子坪,入灃水河穀後,翻越秦嶺,後折向西南行,過洵河上遊,經腰竹嶺抵池河鎮,折向西北至石泉縣,繞黃金峽大彎後西至洋縣,遂進入漢中。
諸葛亮對他的評價是四個字:匡世奇才。
他劉備固然焦急,但起碼的明智還是有的。
“如果如此,倒真不必如此焦急。”
子午道上有諸多關隘如子午關、腰嶺關、饒峰關、黃金戎等,均是扼守要險的防備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