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心結[第1頁/共3頁]
李恪行事一貫穩妥,他的答覆,倒也在李淵的料想當中,李淵道:“小小年紀,恰是風華之時,怎的做事如此畏縮,難不成你在軍中也是如此,你是如何服的眾?”
至於“無損於吾”半句,便是道儘了李淵麵對世人所言的態度,既寬豁,又隨性,很有幾分開國帝王的曠達氣度。
李世民文才武略,環球無雙,作為李世民之父,雖有建國功業,但也不免被李世民袒護光芒,再加上玄武門之事,便更是如此了。
一時候,李恪看著肥胖了很多的李淵,竟有些語塞了,本來想好的話也堵在了喉中出不來,隻是道:“孫兒在外督邊,未能及時回京看望祖父,還望祖父勿怪。”
李淵聞言,輕聲對李恪打趣道:“你父皇說的對,你的脾氣過分板正了些,照我說,你還是彆返來地好,你一返來,連帶著本來善談多言的媚娘都冇了話了,我豈不是古板了很多。”
李淵剛笑了兩聲,又咳嗽了起來,停歇了好久方纔止住了咳嗽。
“祖父細心身子,切莫輕動喜怒。”李恪一麵悄悄為李淵撫著後背,一麵道。
這些年來,無數的功稱品德之下,多少人已經忘了他李淵是誰,忘了誰纔是立大唐國之基業的建國天子。
所謂“《鴟鴞》之詠”,即指為世人非議。《鴟鴞》一時出自詩經,乃是周文王之子周公旦寫於周成王的詩,詩中所言乃是母鳥飛歸、子去巢破的氣象,詩中既有悲慘,也有麵對悲慘的堅固。
“孫兒李恪、孫媳媚娘拜見祖父。”大安宮,垂拱殿中,李淵正在殿中安息,李恪和武媚娘走到窗前俯身拜道。
李恪道:“既如此,那孫兒便直言不諱了。”
“媚娘和虎頭來了。”李淵抬開端,看了眼身前的李恪和武媚娘,緩緩道。
“咳咳咳...”
李恪頓了半晌,而後才問道:“祖父想聽實話,還是好話?”
李淵本來究竟在糾結著甚麼,李恪此前不知,但現在李恪明白了,李淵本來糾結的,放不下的就是當年的玄武門之變。
李淵道:“無妨,這是我於你的旨意,你儘管直言便是,你如果真能說中了點,我還能助你一事,必然於你助益極大。”
李淵輕聲笑了笑,拍了拍李恪的手臂,對李恪道:“你說的很好,想不到使我沉鬱數載的心結竟叫你短短幾句便解開了,早知如此,我便該早些問你。”
在李恪的眼中,李淵向來都是阿誰深居大安宮,除了朝中大宴甚少出宮的太上皇,李恪和李淵談不上靠近,乃至連話都說的未幾,本日李淵一見李恪,便能同李恪打趣,實在叫李恪感覺訝異。李恪細心想了想,多數也是因為武媚孃的原因。
李恪說好也不是,說不好也不是,隻得道:“祖父乃是長輩,孫兒倒是長輩,豈能犯上,長輩功過,孫兒不敢妄加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