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2頁/共3頁]
“另有此事?”李恪聞言,自武媚娘手中接過了楊思訥送來的密信,趕緊翻開便看了下去。
李恪道:“劉仁軌,我已和父皇稟明此事,調了劉仁軌隨我西巡,我欲將他放在涼州,涼州那邊雖有一個程名振,但他畢竟是武臣,那邊還是需求一個得力文臣的。”
就目前而言,隴右的局勢絕對還在可控的範圍以內,因為從始至終,死的不過隻是獨孤家的一個不受正視的庶子,但如果此事持續惡化下去,甚是鬨出了更多世家後輩的性命,那局勢就會一步步地失控。
李恪麾下,能臣有很多,但是是李恪一手擢拔的,又為李恪所倚重,獲得李恪如此高的評價的卻隻寥寥數人,除了已經成名的蘇定方、馬周、王玄策三人外,便就是劉仁軌和年青一輩的裴行儉另有岑長倩了
“父皇既已準三郎前去西北巡邊,不知三郎籌辦何時出發,一去多久?”武媚娘方一得知李世民著李恪西巡的動靜後便對李恪問道。
李恪看動手中的手劄,神采有些不悅地對武媚娘道:“已經有人就此事在京中各家中開端活動了,如果涼州那邊的亂子再鎮不住的話,隻怕此事很快就要擺在朝廷明麵上去講了。”
到了當時,一旦真的局麵失控地短長,萬一朝廷已經掌控不住隴右的軍府了,朝廷為了穩住局勢,何嘗不會捐軀李恪的太子之位來停歇公憤,這是李恪毫不想看到的。
武媚娘對於世家門閥的體例固然留有隱患,亦不敷完整,但卻充足直接和速效,有唐一朝,世家門閥職位最低的便是武媚娘掌權,苛吏橫行,殺得世家後輩昏入夜地的那些年。
李恪道:“媚娘所言恰是,眼下我還在東宮,卻不成做得過分,更不成鬨出性命,不然如果將事情鬨得太大,引了公憤,難以結束的時候,我的太子之位都一定安穩。”
武媚娘聞言,問道:“三郎調劉仁軌去涼州,當不止是為了對於隴右門閥的,也許另有佈局吐蕃之戰的意義?”
蘇定方、裴行儉、劉仁軌,三小我,三員名帥,兩任宰相,都是獨當一麵,名列武廟的人物,就算是放在數千年青史之上也是赫赫馳名的,如此陣仗,不管是壓抑隴右門閥,還是備戰吐蕃,都足矣叫李恪放心了。
減弱關隴門閥之事乃是國策,乾係嚴峻,乃相稱繫到了大唐江山國治的安穩與否,天然不成粗心,李恪身為太子,將來大唐江山的擔當人,冇有任何人比李恪有更加充足的分量和合適的位置西巡了,李世民聞言,當即便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