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推恩令[第1頁/共3頁]
所為推恩令,乃西漢武帝,為削藩王之權,依謀主主父偃之言,對各藩王於各自海內再行分封,化大國為小國,自分其力,劃其地,不必朝廷動一兵一卒,各地強藩便都分崩離析了。
趙德言回道:“良禽擇木而棲,薛延陀螳臂當車,遲早必亡,而殿下乃當世英主,趙某自當相投。”
這些東西李恪看了很多,但真正言之有物,又實在可行的實在少之又少,大多是空洞之言,現在李恪自趙德言的口中又聽到了這三個字,自也不會感覺訝異。
李恪抬開端,看著趙德言的模樣,嘴角微挑,問道:“先生莫非真當本王乃是無知小兒,隨口便可利用嗎?你既已到了長安,長安城中有父皇,有太子,另有魏王,他們都可助你,你為何偏生來尋本王這個庶子?”
薛延陀本不太小邦,立國未久,秘聞本就不深,如果由李世民下旨,分封夷男諸子和鐵勒九姓部落,命他們各自為小可汗,各自為政,光陰隻要稍久,天然各自離心,國力四散,不複為大唐北敵。
這四個字傳入李恪的耳中,李恪的臉上稍稍閃現出了一絲笑意,李恪也曾同楚王府門下議及薛延陀之事,所想倒是與趙德言所言不謀而合。
李恪聞言,先是一愣,但稍稍一想,隨即便明白了過來。
李恪聽著趙德言的話,臉上的笑意更濃了,趙德言所言,正與李恪所思類似,薛延陀看似強大,實則內憂內亂。
李恪道:“先生之意本王清楚,但本王用人但信一言:‘疑人不消,用人不疑’,本王還不知先生秘聞,又如何信得過先生。”
平戎策,這三個字不止一次地在李恪的耳邊響起過。
趙德言回道:“趙某不過三十餘,尚未過四旬,自發壯誌猶在,不甘為一農家翁。而現在長安城中,除了殿下,殿下覺得趙某另有的選嗎?”
“願聞其詳。”李恪親身起手,為趙德言倒了杯茶,緩緩道。
趙德言在突厥時仗著頡利的寵幸,開罪了無數突厥重臣,而現在這些突厥重臣又大多在大唐為官,如果趙德言大搖大擺地入宮求見李世民,這些突厥昔日的重臣如何能饒了他,屆時李世民為了顧及突厥降臣,不免不會捐軀了他。
“如此殿下先請。”趙德言對李恪道。
兩人說完,各自用左手擋住了本身的身前一塊,右手蘸著茶水在桌案上緩緩地寫了起來。
這些士子中不乏忠君愛國之輩,但更多的還是相中了李恪的權位與名譽,欲借投書於李恪,博李恪青睞,覺得宦途晉身之資。
趙德言聽了李恪的話,臉上暴露一絲苦色,有些話趙德言不想點破,但李恪的眼中卻揉不得半點沙子,也由不得他含混其辭了。
漂亮設乃傲慢專斷之輩,空有野心,但卻無才德,在他部下人事不好過,趙德言是漢人,想要另換門牆也在道理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