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1頁/共3頁]
如果秦叔寶當真不肯秦懷道隨李恪南下,秦懷道豈有機遇自翼國公府帶出金裝鐧?
李恪轉頭望去,公然,在他身後不遠處拍馬趕來的可不恰是秦懷道。
“殿下稍待,等等小弟。”這是一個少年的聲音,言語間還帶著幾分嬉笑的味道。
秦叔寶於李恪有恩,可秦懷道又與他情同手足,李恪被夾在兩人之間,一時候倒是難堪地很。
可李恪已於日前出京,秦叔寶對秦懷道的管束便鬆了很多,秦懷道這才得以偷偷溜出翼國公府,單身逃了出來。
李恪看著秦懷道上氣不接下氣的模樣,明顯是一起疾行而來,因而笑道:“懷道,你不在翼國公府待著,怎的到了此處?”
李恪在分開長安之前,楊妃曾特地將他喚入宮中,交代於他,要他過路華陰時前去去一趟楊府,代她上上一炷香,順道拜見楊氏族老。
李恪不必看,便能曉得他身後趕來的是誰,能在李恪麵前自稱小弟,還如此嬉笑的除了他的發小秦懷道還能有誰?
秦懷道聽著李恪的話,頓時大急,忙道:“自古揚州便是煙花佳絕之地,三郎前去揚州歡愉,如何忍心留小弟一人在長安。”
李恪自長安東出,過新豐、藍田、渭南諸縣,過路處所官員紛繁設席款留,李恪也不便強拒,短短百餘裡的路,李恪一行竟生生走了三日,還未過了潼關,出關中地界。
李恪與秦叔寶之間的乾係天然不是平常的君臣,秦叔寶曾玄武門救過李恪的性命,後又以一身技藝相授,乃至還將本身隨身多年的虎頭湛金槍贈送了他,秦叔寶待李恪可謂恩深義重。
秦懷道心急,竟連以往他們私底下的稱呼都叫了出來。
李恪看著秦懷道的模樣,一副盤算主張要隨他同往的意義,為莫非:“秦帥與本王有拯救、授業之恩,我如果違逆秦帥之意,強帶你出京,也不知妥還是不當。”
李恪聽著身後的聲音,臉上暴露了一絲笑意。
李恪問道:“怎的?莫非秦帥準你隨本王南下了?”
聽著馬蹄聲越來越近,李恪心中已經想著該如何推掉本日的應酬早些趕往華陰,因為他去華陰另有閒事。
早在昨日晚間,李恪已經命人傳信至弘農楊府,奉告他本日午後將往府上拜見,現在他如果轉道去了鄭縣,必定遲誤他的約期。
與丹兒一同跟在李恪身後的馬周聞言,笑道:“殿下持節出京,所到之處,如陛下親臨,處所官員豈敢怠慢,天然紛繁出城相迎。不過女人倒也不必憂心,待殿下至洛陽後便可棄馬從舟,自水路南下,直抵揚州,到時便會便當上很多。”
丹兒聽了李恪的話,不由皺了皺眉頭嘟囔道:“一起逛逛停停的,真不知何時纔是個頭?”
李恪聽著身後的馬蹄聲,隻當是鄭縣官員命人前來,不由眉頭輕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