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禦駕親征[第1頁/共3頁]
天子禦駕親征,此中的風險不言自喻,一時候眾臣的重視力已經不在東征與否上麵了,而是李世民禦駕親征一事。
李恪一出列,世人都紛繁看向了李恪,李世民也看著李恪,道:“有何事,太子但說無妨。”
若隻以統帥之才而論,李世民絕對可謂當世名帥,用兵之能可比肩李靖,平一個高句麗天然不在話下,但李世民不是將,是君,戔戔一個高句麗哪有叫李世民禦駕親征的需求。
李靖和李世民的話都一語中的,看出了隋煬帝之敗的底子地點,但李世民接下來講的卻如高山驚雷,炸開了全部朝堂。
李世民聞言,嗬叱了李恪一聲,而後道:“天子出征,你身為國儲便該坐鎮國中,已安天下,豈能為前鋒官,陣前衝殺。”
殿中群臣一會兒看了看李恪,又看了看李世民,此中的意義也不過就是在奉告李世民:瞥見了吧,被陛下你這麼一攛掇,太子也技癢,想要出征了,這可如何結束。
本年的李世民已經年近五旬,邇來身子骨覺著更加地不比疇前,如果此次他不能禦駕親征,隻怕今後也再無機遇了,此番高句麗反叛,也和了李世民的情意。
李世民出身行伍,年青時大唐同一天下,李世民也是率軍四周撻伐,鮮嘗敗績,但當時李世民年青,並且還不是天子,天然能夠,但現在李世民居天下之重,又豈能冒此等風險,哪怕麵對的是戔戔一個高句麗,但疆場無情,瞬息萬變,誰都冇個準數的。
李恪俯身道:“父皇禦駕親征,乃是聖意,兒臣不敢禁止。”
李恪之言纔出口,李世民隻當李恪也附和此事,臉上也漸漸地暴露了笑意,與此同時地,群臣的臉上則多了幾分擔憂。
李世民的聲音和緩了很多,對李恪道:“為父也不是第一次統兵了,你不必擔憂,你儘管在京中監國便是。”
但李恪的話明顯還冇有說完,就在李恪第一句話出口後,緊接著又道:“但鄙諺有言:‘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父皇掛帥,兒臣豈能安坐火線,兒臣自問也算識兵,願為父皇前鋒,請軍三萬,為父皇開山斷水,誓破高句麗。”
就事論事而言,如果真的要究前隋遼東之敗的話,一非將之罪,二非兵之過,最大的啟事就出在楊廣這個天子的身上。
杜如晦道:“疆場當中,流矢無眼,哪有甚麼萬無一失的,正所謂君子尚不立危牆,況乎我大唐天子,天下不成無君,萬事還需陛下決計,陛下豈能不鎮京中。”
聽著李恪的話,本來李世民的幾分怒意也刹時消逝了。李恪勸止李世民的安身點和旁人都分歧,阿爹出征在外,李恪是身為人子,擔憂阿爹的安危,想要與阿爹同去,為阿爹擋下風險。這乃是至孝之舉,李世民氣疼還來不及,又怎會再遷怒於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