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帥[第1頁/共3頁]
不太長孫無忌身為兵部尚書,此事本就在長孫無忌權柄以內,長孫無忌有此一言倒也在道理當中。
今幸得父皇恩澤,三載既過,河東之地兵甲已備,糧草已足,南盛而北衰,北伐之機已至,兒臣請提兵北上,馬踏磧北,平薛延陀之亂,安寧北疆,勒石燕然,記我大唐之功,歌父皇偉績...”
薛延陀之強非吐穀渾可比,北伐薛延陀乃大唐近年來最大的外戰,李世民之言才落,殿中眾臣便紛繁應和,更有甚者,已經有諸多武臣躍躍欲試,請纓北戰了。
次殿兩儀殿中,天子李世民正於上首端坐,神采莊嚴,而在殿下,朝中百官則分文武而列,分站於大殿兩側。
唐廷的冷淡,河東李恪的表態,這不止讓漂亮設和西突厥的陣容更加地強大,就連鐵勒內部,回紇、契苾等部的首級也各主動了心機,想要乘機取薛延陀而代之。
李世民聽得長孫無忌之言,不假思考地回道:“楚王乃幷州多數督,精熟河東邊務,對薛延陀高低也非常熟諳,此事又是楚王首倡,朕欲以楚王為北伐主帥。”
此事來的俄然,也來不及再行商討安插,長孫無忌身為兵部尚書,搶先出列道:“北伐乃是國之要事,草率不得,卻不知北伐主帥,陛下可有人選?”
李恪身為皇子,又為幷州多數督,奉旨經略河東,他的奏疏向來都是中轉禦前,不走省台,更不經兵部,除了李世民以外,誰都看不著,旁人又如何曉得。
“眾卿可知朕手中拿著的是何物?”朝會伊始,眾臣拜禮以後,李世民拿動手中的一封手劄,對殿中的百官問道。
公然,正如世人所知的那般,李世民屬意的主帥人選向來都是李恪,不然也不會叫李恪北上經略數載,褚亮之言方出,李世民便道:“楚王固然幼年,但卻有統帥之能,貞觀八年諾真水一戰便是實證,楚王為帥,有何不成?”
有了李靖保舉,李世民點頭,李恪北伐主帥的位置便算是定了下來,北伐之戰便也在瞬息之間了。
李世民等的就是李靖這句話,李世民聞言,當即道:“藥師所言甚和朕意,當年朕統兵撻伐天下之時,年也不過弱冠,還不是也還是打下了這大好國土嗎?楚王少年掛帥,有何不成。”
褚亮接著勸道:“諾真水一戰,確是楚王之功,然此戰之敵不過漂亮設罷了,非是薛延陀高低,北伐之戰所麵,乃薛延陀高低精銳,不得草率,萬不成冒此等風險呐,還望陛下三思。”
而跟著貞觀九年大唐與薛延陀斷貢絕婚,薛延陀的聲望在漠北也降到了冰點,統統人都曉得,薛延陀和大唐的乾係已再無和緩的能夠。
“父皇恭啟,兒臣李恪敬奏:暮春三月,漠南草長,今兒臣奉皇命經略河東,爾近三載矣。三載既往,兒臣常常思及,知有皇命在身,有嚴父叮嚀,從不敢稍懈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