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章:皇者氣勢[第2頁/共3頁]
楊廷和說得層次清楚:“這隻是其一,其二,漢人如何曉得放馬?那關外苦寒,不知多少人在外捱餓受凍,這還是其次的,而更首要的是,我大明向來依托城牆來保境安民,百姓們在關內,餬口充足,那胡虜想關鍵民,非要扣關而擊不成,但是現在,倒是大量百姓出關,這豈不是送羊入了虎口?臣對此亦是深有認同,據山海關那邊的奏疏,這半年來,出關的百姓絡繹不斷,除了商賈,人數已高達六萬,這些本是我大明子民,是青壯,一旦韃靼人攻擊他們,豈不是生靈塗炭?臣傳聞,每到歲末,草原便有亂戰,皆因貪婪而起,臣恐屆時,那些出關的百姓任人宰割,而朝廷倒是無能為力啊。”
幾個閣臣今兒又來了覲見。
邇來年紀小小的朱載垚,每日都乖乖地在此伴駕,他才四歲,已學會了走路,穿戴小小的蟒服,腰間繫著小帶子,頭戴著小梁冠,如同小大人一樣。
那劉成腹背中彈,頓時大驚,感受鮮血淅瀝瀝地自後腰冒出,疼得他幾近要落上馬去。
李東陽等人的神采很糟,葉春秋的請罪奏疏已經送了來,天然,關外仍然冇有陛下的蹤跡,廠衛已經開端去寧夏、江南找尋,而大多時候,也是一無所獲。
謝遷張口欲言,這時,倒是楊廷和搶先道:“回娘娘,剋日有諸禦史彈劾南人放馬二三事,諸禦史皆說,此舉誤國誤民,既使關內民生殘落,人力不敷,而大明以農為本,可現在,鄉間青壯漸少,既遲誤了農時,又荒廢了地盤,如果承閏年景還好,一旦碰到了荒年,則會擺盪國本。”
但是還是找不到呢?
楊廷和隻得道:“娘娘……”他隻稍稍躊躇,倒是拜倒在隧道:“臣隻是仗義執言,並非是針對鎮國公,也偶然去指責陛下此前的聖命,隻是茲事體大,不敢不言,還望娘娘三思。”
但是張太後明顯對此,冇有太大興趣。
張太後倒還算平靜的,連說話都開端帶上了不容置疑的權威。
陛下不在,天塌下來,隻能她這個母親來擋,要撐住,撐不住,就會有很多人動其他的心機了,如果有人當真動了歪心機,去迎立藩王入京,可就糟了。
甚麼是言路呢,言路就是臣民們的設法,起碼是天下絕大多數官員和讀書人的設法,他們的設法很首要,在這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明,他們即所謂民氣。
世人迷惑地看去,卻見朱載垚如小大人一樣看著他們,奶聲奶氣地嗬叱。
不過這小太子長身而立,還真有幾分氣勢,他個頭雖還冇有人的腿高,但是目光卻帶著幾分妖孽般的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