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章:拭目以待[第1頁/共3頁]
朱厚照便道:“甚麼新政,朕竟從未傳聞?”
“哈哈……”朱厚照歡暢地大笑起來,愉悅隧道:“這是當然的,雖說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可朕最喜好的,還是他這本性子,像朕。”
葉春秋內心憋住笑,一副誠心的模樣道:“那裡,臣弟深受陛下恩情,陛下認臣弟為兄弟,臣弟如何能不為大明操一些心呢?陛下視臣為手足,臣弟視陛下為腹心,這是應有之義,臣覺得,既是新政,便需獲得天下人的遍及認同,不管是宮中,是宗室,是百官,唯有同心合力,方能造福軍民百姓,曆代以來,新政多如牛毛,可最後,卻不得不淪落為黨爭,乃至失利,這並非是新政不好,而在於,朝野表裡,不能同舟共濟。”
這事算是一個過段了,葉春秋的表情顯得輕鬆起來,便陪著朱厚照提及了閒話。
朱厚照說著,卻又皺眉道:“不過這幾日,傳聞垚兒不肯像疇前那般長進了,文章倒是能背的滾瓜爛熟,唯獨……下了學以後,卻每日在揣摩他的經世之道,幾個詹事府的侍講、侍讀,還跑來和朕告狀呢,說是太子讀書時,老是問一些古怪的題目,說是賢人之學,隻需謹遵四書教誨就是,卻老是隔三差五,質疑賢人哪一句話不對,這不是功德啊,春秋,你如何看。”
葉春秋的這番話下來,真真是說得肺腑動人,倒是令朱厚照打動了。
接著葉春秋也弄出了個南人牧馬的新政,倒是很有可取之處,不過爭議嘛,倒是很大。
葉春秋淺笑道:“這個,實在春秋也不得而知,不過李公此人曆經三朝,夙來又謹慎,他的新政,必將是利國利民,是再三考慮以後的成果,臣弟倒是對此也非常等候,是以這幾日都在撰寫文章,為他造一造陣容,凡事嘛,畢竟要有所鋪墊,陛下覺得,是不是呢?”
因為內閣乃是官僚的代表,作為官僚,除非到了萬不得已,不然是毫不會冒然開啟所謂新政的辦法,官僚天生就是保守主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葉春秋頓時感受本身的嘴角下認識地抽了一下,內心想吐槽,冇看到那裡像啊,嗬嗬,做爹孃的都愛耍這套,好的就是像本身了!
朱厚照內心想,如何一丁點風聲都冇有?
說到了朱載垚,葉春秋內心就忍不住感到和緩和的,如朱厚照所說的,隻要朱載垚不必讀書,便會來葉家一趟,可謂風雨無阻,偶然隻問了安,便回詹事府玩了,偶然候卻在葉家流連幾個時候,陪著葉春秋說說話。
葉春秋頓了頓,又道:“陛下記恰當初在大同的時候嗎?當初陛下與臣弟在大同,所見的百姓,大多衣不蔽體,食不充饑,雖說那是因為罹難,但是臣弟本心而論,莫非不罹難,百姓就不過得好嗎?陛下乃是天下人的父親,體貼民生,本是理所該當,朝廷這些年,若說冇有積弊,那是哄人的,既然有弊端,就要改。但是詳細如何改,臣弟不是李公那般老成謀國之人,以是……不敢斷言,但是卻曉得李公曆經三朝,熟稔軍政之事,最是能體察民情的,如果由他來牽頭,製定出有效的新政,並且通暢無阻的推行下去,上則無益於國度,下則造福百姓,再遠一些,便是成大明萬世基業,那也何嘗不是功德啊。臣弟癡頑,所能做的,也隻是給李公抬一抬肩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