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宋公明奉詔破大遼 陳橋驛滴淚斬小卒(2)[第1頁/共4頁]
卻說宋江整點人馬,水軍船隻,約會日期,水陸並行,殺投檀州來。且說檀州城內,守把城池番官,倒是遼國洞仙侍郎部下四員虎將。一個喚做阿裡奇,一個喚做咬兒惟康,一個喚做楚明玉,一個喚做曹明濟。此四員戰將,皆有萬夫不當之勇。聞知宋朝差宋江全夥到來,一麵寫表申奏郎主,一麵關報鄰近薊州、霸州、涿州、雄州救應,一麵調兵出城迎敵。便差阿裡奇、楚明玉兩個,引兵出戰。
且說大刀關勝在於前部前鋒,引軍殺近檀州所屬密雲縣來。縣官聞的,飛報與兩個番將說道:“宋朝軍馬,大張燈號,乃是梁山泊新受招安宋江這夥。”阿裡奇聽了笑道:“既是這夥草寇,何足道哉!”傳令教番兵紮掂已了,來日出密雲縣,與宋江比武。
頭戴汝金嵌寶三叉紫金冠,身披錦邊珠嵌鎖子黃金鎧。身上猩猩血染戰紅袍,袍上斑斑錦織金翅雕。腰繫白玉帶,背插虎頭牌。左邊袋內插雕弓,右手壺中攢硬箭。手中丈二綠沉槍,坐下騎九尺銀鬃馬。
次日,宋江升帳,傳令起軍,都離密雲縣,直抵檀州來。卻說檀州洞仙侍郎聽得報來折了一員正將,堅閉城門,不出迎敵。又聽的報有水軍戰船,在於城下,遂乃引眾番將,上城旁觀。隻見宋江陣中虎將,搖旗號令,耀武揚威,搦戰廝殺。洞仙侍郎見了說道:“似此,怎不輸了小將軍阿裡奇?”當下副將楚明玉承諾道:“小將軍那邊是輸與那廝?蠻兵先輸了,俺小將軍趕將疇昔,被那邊一個穿綠的蠻子,一石子打上馬去。那廝隊裡四個蠻子,四條槍,便來攢住了。俺這壁廂措手不及,以此輸與他了。”洞仙侍郎道:“阿誰打石子的蠻子,怎地模樣?”擺佈有認得的,指著說道:“城下兀阿誰帶青包巾,當今披著小將軍的衣甲,騎著小將軍的馬,阿誰便是。”洞仙侍郎攀著女牆邊看時,隻見張清已自先見了,趲馬向前,隻一石子飛來。擺佈齊叫一聲躲時,那石子早從洞仙侍郎耳根邊掠過,把耳輪擦了一片皮。洞仙侍郎負疼道:“這個蠻子直這般短長!”下城來,一麵寫表申奏大遼郎主,一麵行報外境各州提備。
奇謀向來迥分歧,檀州城以下兵艦。侍郎不識兵家意,反自開門把路通。
戴一頂三叉紫金冠,冠口內拴兩根雉尾。穿一領襯甲白羅袍,袍背上繡三個鳳凰。披一副連環镔鐵鎧,係一條嵌寶獅蠻帶,著一對雲根鷹爪靴,掛一條護項銷金帕,帶一張鵲畫鐵胎弓,懸一壺鵰翎子箭。手犁花點鋼槍,坐騎銀色拳花馬。
且說洞仙侍郎正在檀州死守,專望救兵到來。卻有皇侄敗殘人馬逃命奔入城中,備細告說兩個皇侄大王,耶律國珍被個使雙槍的害了,耶律國寶被個戴青包巾的使石子打上馬來拿去。洞仙侍郎跌腳罵道:“又是這蠻子!不爭損了二位皇侄,教俺有甚臉孔去見郎主?拿住阿誰青包巾的蠻子時,碎碎的割那廝!”至晚,番兵報洞仙侍郎道:“潞水河內,有五七百隻糧船泊在兩岸,遠遠處又有軍兵來也!”洞仙侍郎聽了道:“那蠻子不識俺的水路,錯把糧船直行到這裡。岸上人馬,必然是來尋糧船。”便差三員番將楚明玉、曹明濟、咬兒惟康前來叮嚀道:“那宋江等蠻子今晚又調很多人馬來,卻有多少糧船在俺河裡。可教咬兒惟康引一千軍馬出城牴觸,卻教楚明玉、曹明濟開放水門,從緊溜裡放船出去。三停以內,截他二停糧船,便是汝等乾大功也!”不知成敗何如,有詩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