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章 你的人頭,我的戰功[第1頁/共3頁]
鄧宗弼越說越怒,內心那團憋悶已久的火氣彷彿也趁著話頭迸收回來,按說他到了滄州批示使司做得兵馬都監一職,本道是邊庭要地自也有建功立名的機遇。但是宋遼自澶淵之盟後百年無戰事,除了平常帶些兵馬巡查有宋遼兩國在榷場亦或其他邊陲地帶出冇的馬強盜人,加上現在遼國境內局勢也愈發混亂,臨時還冇宋朝官軍這麵甚麼事,他這個兵馬都監幾近是做成了一個閒差,這光陰一久,鄧宗弼的心態也不免失衡起來。
鄧宗弼聞言冷哼一聲,說道:“甚麼兵馬總管關勝?不過是仗著他祖上關雲長的名頭在禁軍裡混出些名頭,又得那蕭唐的賞識於邊庭立了些軍功,蔭先人名頭、得上官提攜,說來他又能有幾分真本領?另有那李成、貴顯,說白了端賴湊趣奉迎梁中書纔在大名府要地參做軍將,任由著位高權重的文官對他們指手畫腳,兀自要腆顏湊趣巴結,那種鳥人又能帶出甚麼兵來?那青州兩山名頭再響,說白了也不過就是些烏合之眾、綠林草賊,關勝、李成、貴顯等人統兵無能,才折了官軍銳氣,我卻有何懼哉!?
固然鄧宗弼安排擺設說的非常乾脆,但是在旁與他同受鈞令調遣本部兵馬,又招募些處所鄉勇剿除南麵幾山強寇的永靜軍兵馬都監兵馬都監辛從忠倒是眉頭一皺,固然他與鄧宗弼任職的軍州同屬河北東路,又是北麵與遼國地界鄰近的邊陲地區,滄州與永靜軍相鄰,鄧宗弼與辛從中二人也經常有所來往,共同出兵相互相互策應也算是相得益彰。
但是鄧宗弼冇有推測那青州兩山強寇當真另有些本領,在河北兩路治下受軍令調撥集結,並且招攏本地豪強鄉勇南下的過程中便俄然出兵攻打下與大名府南部交界的東平府陽穀縣城,隨即速敗關勝、索超、李成、貴顯等大名府官將所部兵馬,乃至還兵臨大名府城下,反而將河北地界的官軍打了個措手不及!鄧宗弼聞報以後不但恨得咬牙切齒,也是焦心的心似燃燒,本來大好軍功可取,現在真如果任由那青州兩山強寇攻破了河北兩路地界的首府要地大名府,朝廷降罪問責不說,世人豈不真會認定了本身就是何如不得那些陣容浩大的賊人!?
若說鄧宗弼一門心機的要為國度剿除禍亂處所的綠林強寇,失職儘責,倒也說得疇昔,但是在功利心重,殛斃心也重的環境下統兵軍將的心態失衡,鄧宗弼不管是非曲直,也會把統統綠林賊頭寇首的項上人頭視為向朝廷邀功的物件,又是本身在軍中能夠扶搖直上的踏腳石。所之前不久聽聞大名府留守司那邊發來鈞旨變更滄州禁軍協同剿除京東路三山強寇,鄧宗弼的第一感受是鎮靜,鎮靜到胸中氣血翻湧,若能一舉蕩平殺儘那些名頭響徹冀魯地界的綠林賊人頭領,豈不正遂了我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