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1頁/共3頁]
而耶律大石、蕭乾這兩個在保衛遼朝南京諸地擊潰宋軍的戰事中接連獲得大捷的名將,起碼在這一階段,對於宋人所形成的震懾並不遜於當年宋遼戰事頻繁之際曾屢挫宋軍的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名將。
終究完顏阿骨打傳詔遼朝南京道諸地,宣稱王師所至,降者赦其罪,官皆仍舊,又命他二字完顏斡魯補、迪古乃、銀術哥等大將率軍占居庸關,繼而又以勢如破竹之勢直往燕京殺去。北遼政權雖兩度殺敗宋軍,可情知已難抵擋金國雄師兵鋒,隻得棄城逃離,流亡的兵馬當中,耶律大石護送蕭普賢女逃向陰山,不得已再次與他們名義上曾免除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彙合;本來便是奚族首級出身的蕭乾,卻帶領以本族為主體的敗軍往箭笴山一代流亡。
眼紅心熱,急於攻取遼朝南京的童貫又派人暗中與目睹遼國局勢已去,遂籌算歸附宋朝的權臣李處溫私通來往,宋軍也再度集結兵馬向析津府進軍。隨後遼易州高鳳、琢州刺史蕭慶餘等軍將前後降宋,蕭普賢女情知情勢萬般危急,實在難以迴天,與析津府內臣子商討過後遂對宋、金皆奉表稱臣,表示願降,隻求仍儲存遼朝政權得以苟全。
宋廷內趙佶得報後覺得光複遼朝南京地區內燕雲之地期近,自是龍顏大悅,遂禦筆一揮已析津府做燕山府(燕京),並改彆的軍州地名。但是比起接管遼朝稱臣請和就此罷兵,現在既然局勢已定,何不揮軍一舉霸占燕京?先是楊可世、高世宣所部宋軍趁夜奔襲燕京,並在內應的接引下悍然殺入城中。
金兵兵不血刃的進入燕京以後,安撫北遼歸降的文武官員,旋即又收回兵馬四周搜捕遼軍殘存權勢。南京道地區內諸地門閥豪強、乃至趁機燒殺劫奪的亂軍流寇各圖自保,本來張望在宋、遼、金幾方權勢誰又能在燕京四周地界,但是從現在的情勢看來,浩繁據地自保的豪強武裝,也開端偏向於臣服金國一方。
本來存亡存亡之際的遼朝兵馬以哀兵之權勢克趁火打劫、覺得必勝的宋軍,這無疑也奮發了軍中將士本來低迷的士氣。但是受群臣擁立,號天錫天子的耶律淳卻也在遼朝存亡存亡之際病逝,遺詔則立天祚帝耶律延禧第五子秦王耶律定為帝,隻是現在耶律定仍然留在出逃陰山一帶的耶律延禧身邊,耶律淳遺孀德妃蕭普賢女遂被尊為皇太後,稱製攝國政。
既然有強援聯軍能夠代取燕京,皆是破鈔重金贖回燕京等地也好,還是能夠光複燕雲之地的功績獲得朝廷封賞,至於破鈔國庫以及請金軍代為伐遼過後會形成的影響,這些也都不在童貫的考慮範圍以內......
但是覺得局勢已定的宋軍突入城中以後紛繁打劫財物、紛然恣淫,乃至大肆搏鬥契丹、奚人公眾,城內漢人百姓也遭掠取擄掠,全城百姓乃至連同多量認同本身遼國人的身份的漢民激起抵擋,與留守的殘存遼軍與宋軍停止狠惡的巷戰,楊可世狼狽逃出,高世宣等軍將死於城內,六千精兵僅剩數百崩崩潰奔。至於仍在燕都城外的宋軍,卻又撞見了本來於火線防備金軍南下,聽聞燕京有失而敏捷揮軍來援的遼朝知北院樞密事,兼諸軍都統蕭乾所部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