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水滸任俠 - 1844章 國號隻一字,講究卻多著呢

1844章 國號隻一字,講究卻多著呢[第1頁/共3頁]

至於帝號當中隻須考量的是生時在位的尊號(諡號、廟號這些身後才加尊的稱呼...現在還活得活蹦亂跳的蕭唐當然不必去考量),比方甚“開元聖文神武天子”、“至道大聖大明孝天子”、“聖母神皇”(武則天)、“應天神龍天子”....而用於國事邦交、奏文禮節、奉天祭奠等身後,也不必避諱,且並不牢固,隨時都能夠加稱,下至布衣百姓也都能夠稱呼,倒也有癡迷玄門的趙佶自謂做教主道君天子,畢竟是要拿來擺譜的稱呼。隻是這也教本來於後代影象各代君王風俗以廟號、年號稱呼的蕭唐聽著總感到有些彆扭,彷彿還儘是股中二的意味......

但是議定國號,則成為眼下教蕭唐最為頭疼的題目。因為這絕對不會是一拍腦門就能議定,或者能夠隨心所欲定下的決定。朝代、國號的挑選,在隻單單一個字的背後,卻還要包含牽涉很多的影響與題目。

是以撤除蕭唐本身作想的考量以外,又有被調集來齊議參議的文武臣子在兩三個時候內引經據典、參議發起,終究國號的挑選,根基也就肯定要在燕、齊、魯、邢、晉、趙、周這七個字當中再擇選出一個。

的確比及蕭唐再度調集些要緊頭領密議商討時,所需細議的內容,便已經是開元建製時的帝號,國號、年號等諸般事件,隨後天然還要論功賜封文武諸般建國功臣。

那麼說是從冊封屬地以及據起家地的方麵去考量,蕭唐暮年曾被宋廷封為橫海郡建國侯爵,而橫海郡屬滄州,滄州地界古時於西周屬邢國、春秋末期屬晉國、戰國時屬趙國...是以邢、晉、趙三字也在國號可供的挑選範圍當中;而蕭唐現在占有燕雲之地光複燕京便意欲自主稱帝,也將會是權力中樞地點的去處亦可取燕字為國號;而蕭唐當初嘯聚於青州二龍山、濟州水泊梁山,雖是招聚得綠林兵馬,但現在已抗擊征討金虜,抵擋宋廷暴政的義兵出身之地點,青州古時地始歸於齊。積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屬,而跟著秦朝完成一統,在行郡縣製時於本地設立齊郡;濟州大半地界與春秋戰國時曾屬魯國,後也曾屬宋國,而又曾為齊國所取,那麼除了於方今趙氏皇朝國號不異的宋,另有齊、魯二字,也在可供考量決定的國號以內。

一個國度構成主權的政權名號,同時也將會代表著一個期間的汗青標記,而按製凡是會遵守冊封屬地、據起家地、循讖語義、按建國者姓氏、尊崇因循等啟事而定。

至於循讖語義的體例...似契丹人建立遼朝,是取遼在契丹語中是镔鐵之意,寄意國度如鐵固執,而完顏阿骨打偏生要壓在遼國頭上,取“遼以镔鐵為號,取其堅也,镔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穩定壞”之意便以金為國號,而後代蒙古元朝取國號則取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之意,又有因以蒙語“戴青”謂之善戰,又因五行水可屬火的明朝而取國號大清的朝代...除取擔當舊主的稱呼、紅巾明教的派係、按五行以朱明之說,對於元朝也有禁止的論調等浩繁起因立國號的明朝以外,幾近都是以少數民族統治階層為班底建立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