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5章 這個國王,至少現在還動不得[第1頁/共3頁]
先是順利攻入汴梁,勒迫宋朝官家退位歸從,現在又能得以順利招安川陝四路歸順,蕭唐遂取“兩重喜慶”之意,升郭浩宣佈降從齊朝的地點處恭州為重慶府,固然野史南宋光宗趙惇先被封恭王,而後擔當帝位,遂也謂之兩重喜慶,而升恭州為重慶府的一幕不會再上演,但是那處寶地也仍然能以重慶為名,稱呼也一向持續到了後代。
而川陝四路順利歸附以後,其他京西、荊湖、黔貴、兩廣、瓊州等國土也儘是望風歸從,齊朝掌控宋廷全境,邊境南麵與大理、交趾交界。時任大理國王的段正嚴(彆名段和譽)也可說是個治世明君,交際和緩懷柔,不但與四周鄰邦親善,本來也臣服於宋朝。對內也是勤政愛民、以仁慈治國,努力減輕徭役賦稅。
三日以後,駐防與利州路興元府的川陝宣撫措置使司另一員統軍大將楊政遭到吳璘發來的手劄,公然非常痛快的帶領所部軍旅易幟投從,宣佈歸順齊朝。
至於郭浩、楊政這兩員統軍名將,除幫手吳璘分掌川蜀諸部軍旅屯戍、邊防、練習等軍政事件以外,今後針對西北麵遲早也會打響的戰事亦可協同齊朝雄師出征。川陝四路除了有齊朝調派的官員彆離趕赴提點刑獄司、轉運使司等路治官署任職以外,治下各州府、鎮縣民政軍事幾近一如舊製,各處百姓完整冇有收到戰事襲擾,仍能安居樂業,隻是現在也皆成了齊朝治下的子民。
蕭唐也很清楚本身的治下邊境很快也將與大理國打仗相鄰,顛末一番考慮,他遂喚來燕青叮囑道:“傳旨命鴻臚寺調派使臣,趕往大理覲見段正嚴,須懷柔安撫,言明我朝襲按按宋朝之製,賜封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勳爵加封國主,我齊朝與大理兩邦,仍按宋朝先例邦交禮法來往,相互敦睦相處。按我所知,那段正嚴仁慈治政,對外溫和,想必也肯應允。待事成時,我朝便立即公佈製詔與大理交善,屆時再調派使臣來往,細議參議兩邊朝貢、互市等諸般事件。曉諭郭浩所部兵馬巡管西南邊陲,而川蜀南隅與大理向來相安無事,按說也不會誤生爭端......”
直到郭浩歸降,西川三大將所統掌的宋廷最後一支範圍甚大的軍團未曾傷損一人,所鎮守包括後代四川、重慶、陝西秦嶺以南、貴州北部的廣袤國土也儘由齊朝戰役領受。
本來大理國作為一樣作為後代中國西南麵的國土邊境,蕭唐心說本身當政期間最好還是能將它併入齊朝治下。但是段正嚴這個國王治政,對外從不妄動兵戈,對內也能教西南諸族百姓安居樂業,乃至有刺客行刺於他,都能嘉二報酬舊主忠義而儘行開釋,反而羞得那兩名刺客他殺,而段正嚴又下旨為他們修建義士塚,這麼一號大慈大悲的老好人做為大理國王,而在這時候如果非要強行動用武力,不但師出知名,並且對於大理國的諸族百姓來講,中原代宋而立的齊朝可不會是甚麼救世濟民的上朝王師,在他們眼裡也將會是徹頭徹尾的侵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