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三章 謎之劉岱[第1頁/共3頁]
是以真正觸到曹操的逆鱗,讓他不得不痛下殺手的是兩件事。
堯不喝千鐘酒,就不會建立承平治世,孔夫子不喝上百觚,就不會成為大賢人...總之吧,酒就是好的不得了,你不能禁!說完就回家和一群狐朋狗友喝酒作樂了,全然不把禁令放在眼裡。
但是曹操那裡是因為“酒可亡國”的啟事禁酒呢?寫出“何故解憂,唯有杜康”的曹操對酒獲得癡迷又怎會比孔融少呢?
他原話是這麼說的,“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複奚為?比方寄物瓶中,出則離矣!”
“請準古王畿製”的企圖就是為了按捺曹操擴大地盤,製止曹操自主為王,曹操要想完成偉業就必須出去孔融這塊絆腳石。
孔融作為當時的名流,建安七子之首,相稱於明天的媒體大V,一言一行足以影響言論走向。
曹操要開王霸之基就必須打掃豪族政治的停滯,恰好孔融不改名流氣度,阿黨比周,擁劉貶曹,四方佩服,在言論上對曹操的王霸之業構成了龐大威脅,終究在又一次口無遮攔後予人丁舌,落了個百口被誅的了局!
倘若這位劉岱就是兗州刺史,是個“不自量力”的人,那麼李陵不會放在眼裡,如果是厥後做到曹操的多年司空,那麼李陵倒是不能小覷,或許到時候能夠引為己用也說不定。
其一,“請準古王畿製”。曹魏政治所要運營的第一步就是以魏郡為中間,以冀州為依托,追求封國建製。
但是老奸大奸的曹操又怎會看不出孔融這是在為劉表擺脫,為的是儲存漢室宗親的諸侯力量來管束他呢?
東漢末年比年交戰,歲儉民饑,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糧食都快冇了,酒這類豪侈品不如省省吧。能夠說,曹操是站在一個政治家的角度,做出的利國利民的決策,可孔融卻偏要擺出一副名流墨客的做派來頒發高論。
這時候的徐州是劉備的,成果可想而知,他被張飛活捉,後為劉備開釋,回到許都被曹操貶官罷免。
但是孔融真的是不忠不孝嗎?必定不會。
再說說第四路諸侯劉岱的結局,這位字公山,兗州刺史,漢室宗親之一。跟班袁紹起兵討伐董卓後,向東郡太守橋瑁借糧,橋瑁不借,劉岱因而殺了橋瑁,兼併了他的權勢。
這番談吐就是放到明天認識也是夠大逆不道的的,更何況在以孝治天下的東漢?
厥後曹操以“酒可亡國”為名公佈了一道禁酒令,嗜酒如命的孔融立馬不乾了,大發牢騷後專寫了一篇《難曹公表製禁酒書》來懟曹操,列數聖哲先賢因酒而建功立業的史事和傳說,並且盛讚“酒之為德久矣!”。
他跟從曹操東征西討,因功而封列侯。建安四年(199),曹操命他與中郎將王忠(《三國誌・魏書・武帝紀》、《蜀書・先主傳》均有記錄),引兵五萬,虛打丞相燈號,打擊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