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內政與外交(上)(求訂閱!)[第1頁/共3頁]
李衍道:“這些逃過來的人好生安設,彆的也要鑒彆是否有細作混入此中……實在也不能全怪弓複,他那政權不穩定,內部勾心鬥角,又要擔憂我和高麗兼併他,進而冒死裁軍,一郡之地就要養十四五萬軍隊,不橫征暴斂,如何能夠保持?”
李衍問:“我們如果出兵,有多大機遇打下泰封?又有多大機遇連高麗一塊打下?”
蔣敬道:“樂浪郡漢民占七成多一些,真番郡漢民占六成多一些。”
李衍道:“這麼說,我們不缺糧了?”
聽李衍說強大的遼國最多能對峙三年,聞煥章等人全都暴露難以置信的神采!
過了好一會,孫靜才道:“就算金國能將遼國打敗,想要兼併遼國那龐大的國土,也非一朝一夕的事,也得以多數督您為盟友。”
這當然隻是藉口,詳細如何應對,還得看李資謙的夫人跟李才子和李瓷炫說甚麼,然後再做決定。
說實話,這如果彆人做出的判定,他們鐵定不信,可李衍數年間算無遺漏,乃至於他們不能不信,起碼不敢站出來質疑李衍所說的!
李衍道:“我儘量節製。”,隨後又問:“對於宋國乞貸銀一事,你們如何看?”
聞煥章道:“多數督說的有事理,不過臣下以為,最首要的還是因為他不是人主,多數督能夠不知,這弓複現在的餬口非常豪華,穿金帶銀不說,連睡的床都鑲滿金玉,短短兩年之間,納二百多妃嬪,早已不複當年的智勇。”
李衍沉默了一會,道:“也就是說現在還不是開戰的時候?”
李衍在山東、河北兩地的名譽,但是用賦稅硬生生的砸出來的。
“最多三年?”
李衍皺眉道:“隻要六成?”
冇了田虎、王慶、方臘,另有高托山、張仙(張先、張萬仙、號“敢熾”)、濟南府的孫列、沂州臨沂的武胡、北京大名府的楊天王、鄆州的李太子、沂州和密州的徐進、水鼓山的劉大郎,有趙佶他們這群昏君奷臣,叛逆兵將前仆後繼,就是一向在南宋都不會斷,以是機遇有都是。
世人齊聲應道:“是!”
……
聞煥章道:“現現在,高麗、泰封兩地,特彆是泰封之地,民不聊生,弓複與其祖弓裔脾氣類似,依托佛教,捉弄公眾,統治殘暴,他泰封境內的公眾很多不吝九死平生逃到我們這邊,境內幾次呈現暴動。”
李衍問:“如果金國邊兼併遼國的國土、邊南下呐?”
聞煥章道:“我等怎敢,他們是被我們所給出的移民報酬所吸引,主動報的名。”
蔣敬道:“我們是有些餘錢,可我們的開消也很大,乃至於財務壓力非常大,以是最好不借,以免有突發事件,我們的財務吃緊。”
蔣敬謹慎翼翼的說道:“多數督您賑災的範圍如果不再擴大,我們的糧食應當不會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