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水經注 - 第65章 沭水(1)

第65章 沭水(1)[第1頁/共6頁]

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

又東北入於海。

荀偃、士匄攻之,親受矢石,遂滅之,以逼陽子歸,獻於武宮,謂之夷俘,逼陽,妘姓也。漢覺得縣。漢武帝元朔三年,封齊孝王子劉就為侯國。王莽更之曰輔陽也。《郡國誌》曰:逼陽有柤水,柤水又東南,亂於沂而注於沭,謂之柤口,城得其名矣。東南至朐縣入遊,注海也。

沭水自陽都縣又南,會武陰溝水。水東出倉山,山上有故城,世謂之監官城,非也。即古無益城矣。漢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陽共王子劉釘為侯國也。其城因山為基,水導山下西北流,謂之武陰溝。又西至即丘縣注於沭。沭水又南逕東海郡即丘縣,故《春秋》之祝丘也。桓公五年,《經》書:齊侯、鄭伯如紀,城祝丘。

伏琛、晏謨並言,堯嘗頓駕於此,故受名焉。非也。《地理誌》曰:蕤水自劇東北,至壽光入海。沿其逕趣,便是水也。

又東南過莒縣東。

巨洋水又東北逕委粟山東,孤阜秀立,形若委粟。又東北,洋水注之。水西出石膏山西北石澗口,東南逕逢山祠西。洋水又東南。曆逢山下,即石膏山也。

《左傳》齊、鄭朝紀,欲襲之。漢立為縣,王莽更之曰就信也。《郡國誌》曰:自東海分屬琅邪。闞駰曰:即、祝,魯之音,蓋字承讀變矣。

又東北過壽光縣西。

淄水出縣西南山下,世謂之原泉。《地理誌》曰:原山,淄水所出。故《經》有原山之論矣。《淮南子》曰:水出自飴山。蓋山彆號也。東北流逕萊蕪穀,屈而西北流,逕其縣故城南。《從征記》曰:城在萊蕪穀,當路阻絕,兩山間道,由南北門。漢末,有範史雲為萊蕪令,言萊蕪在齊,非魯所得引。舊說雲:齊靈公滅萊,萊民播流,此穀,邑落荒涼,故曰萊蕪。《禹貢》所謂萊夷也。夾穀之會,齊侯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宣尼稱夷穩定華是也。餘按泰無,萊柞,並山名也,郡縣取目焉,漢高祖置。《左傳》曰:與之無山及萊柞,是也。應劭《十三州記》曰:太山萊蕪縣,魯之萊柞邑。淄水又西北轉逕城西,又東北流與一水合,水出縣東南,俗謂之家桑穀水。《從征記》名曰聖水。《列仙傳》曰:鹿皮公者,淄川人也,少為府小吏,才巧,舉手成器,岑山上有神泉,人不能到。小吏白府君,請木工斤斧三十人,作轉輪,造縣閣,意義橫生。數旬日,梯道成,上其巔,作祠屋,留止其旁。其二間以自固,食芝草,飲神泉,七十餘年。淄水來山下,呼宗族得六十餘人,命上山,半,水出,儘漂一郡,冇者萬計。小吏辭遣家室,令下山,著鹿皮衣,升閣而去。後百餘年,下賣藥齊市也。其水西北流注淄水。淄水又北出山,謂之萊蕪口,東北流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