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江水一(2)[第2頁/共5頁]
強水即羌水也。宕渠水即潛水、渝水矣。巴水出晉昌郡宣漢縣巴嶺山,郡隸梁州,晉太康中立,治漢中。縣南去郡八百餘裡,故屬巴渠。西南流曆巴中,逕巴郡故城南,李嚴所築大城北,西南入江。庾仲雍所謂江州縣對二水口,右則涪內水,左則蜀外水。便是水也。江州縣,故巴子之都也。《春秋·桓公九年》,巴子使韓服告楚,請與鄧好是也。及七國稱王,巴亦王焉。秦惠王遣張儀等救苴侯於巴,儀貪巴、苴之富,因執其王以歸,而置巴郡焉,治江州。漢獻帝初平元年,分巴為三郡,於江州,則永寧郡治也。至建安六年,劉璋納蹇胤之訟,複為巴郡,以嚴顏為守。顏見先主入蜀,歎曰:獨坐窮山,放虎侵占。此即拊心處也。
江中有大闕、小闕焉,季春之月,則黃龍堆冇,闕乃平也。昔世祖微時,過江陽縣,有一子。望氣者言江陽有貴兒象,王莽求之,而獠殺之。後代祖怨,為子立祠於縣,謫其民罰布數世。楊雄《琴清英》曰:尹吉甫子伯奇至孝,後母譖之,自投江中,衣苔帶藻,忽夢見水仙,賜其美藥,思惟養親,揚聲悲歌。船人聞之而學之。吉甫聞船人之聲,疑似伯奇,援琴作《子安之操》。江水逕漢安縣北。
又東逕壤塗而曆和灘。又東逕界壇,是地巴東之西界,益州之東境,故得是名也。
江水又逕虎{髟頁}灘,灘水泛博,夏斷行旅。江水又東逕臨江縣南,王莽之監江縣也。《華陽記》曰:縣要枳東四百裡,東接朐忍,縣有鹽官。自縣北入鹽井溪,有鹽井營戶。溪水沿注江。江水又東得黃華水口,江浦也,左逕石城南,庾仲雍曰:臨江至石城黃華口一百裡。又東至平洲,洲上多住民。
縣雖迫,山川地盤特美,蠶桑魚鹽家有焉。江水東逕樊石灘,又逕大附灘,頻曆二險也。
江水又東,右得將龜溪口。《華陽記》曰:朐忍縣出靈龜,鹹熙元年,獻龜於相府,言出自此溪民。
江水又東,會南、北集渠,南水出涪陵縣界,謂之於陽溪。北流逕巴東郡之南浦僑縣西。溪硤側,鹽井三口,相去各數十步,以木為桶,徑五尺,修煮不斷。
江水又東,逕石龍而至於博陽二村之間,有盤石,廣四百丈,長六裡而複,殆於梗阻江川,夏冇冬出,基亙通渚。
縣故巴夷之地也。漢武帝建元六年,以唐蒙為中郎將,從萬人出巴符關者也。
又東至枳縣西,延江水從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
江水又東,右逕夜清而東曆朝陽道口,有縣治,治下有市,旬日一會。
呂忱曰:一曰湔。然此二水俱與洛會矣。又逕犍為牛鞞縣為牛鞞水。昔羅尚乘牛鞞水,東征李雄,謂此水也。縣以漢武帝元封二年置。又東逕資中縣,又逕漢安縣,謂之綿水也。自上諸縣,鹹以溉灌,故語曰:綿洛為浸沃也。綿水至江陽縣方山下入江,謂之綿水口,亦曰中水。江陽縣枕帶雙流,據江、洛會也。漢景帝六年封趙相蘇嘉為侯國,江陽郡治也。故犍為枝江都尉,建安十八年,劉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