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水經注 - 第86章 青衣水 桓水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溫水(1)

第86章 青衣水 桓水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溫水(1)[第1頁/共6頁]

又東南至武陵酉陽縣,入於酉水。

又東北至僰道縣入於江。

青衣水出青衣縣西蒙山,東與沫水合也。

鄨水於其縣而東注於延水。延水又與漢水合,水出犍為,漢陽道山闟穀,王莽之新通也。東至鄨邑入延江水也。

更始水,即延江枝分之始也。延水北入涪陵水,涪陵水出縣東,故巴郡之南鄙,王莽改名巴亭,魏武分巴立為涪陵郡,張堪為縣,會公孫述擊堪,同心義士選習水者,筏渡堪於小彆江,即此水也。其水北至枳縣入江,更始水東入巴東之南浦縣,其水注引瀆口石門,空岫陰深,邃澗闇密,傾崖上合,恒有落勢,行旅避瘴,時有逕之,無不危心於其下。又謂之西鄉水,亦謂之西鄉溪,溪水間關二百許裡,方得出山。又通波注遠,複二百餘裡,東南入遷陵縣也。

縣故青衣羌國也。《竹書編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陽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來歸。漢武帝天漢四年,罷沈黎郡,分兩部都尉,一治青衣,主漢民。公孫述之有蜀也,青衣不平,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覺得郡。安帝延光元年,置蜀郡屬都城尉,青衣王子心慕漢製,上求內附。順帝陽嘉二年,改曰漢嘉。嘉得此良臣也。

東至鬱林廣鬱縣為鬱水。

西傾,雍州之山也。雍、戎二野之間,人有事於京師者,道當由此州而來。桓是,隴阪名,其道盤桓旋曲而上,故名曰桓是,今其下民謂是阪曲為盤也。斯乃玄之新奇,恐乖《尚書》因桓之義,非浮潛入渭之文。餘考校諸書,以具聞見。今略緝綜川流沿注之緒,雖今古異容,本其流俗,粗陳所由。然自西傾至葭萌,入於西漢,即鄭玄之所謂潛水者也。自西漢逆流而屆於晉壽界。沮漾枝津南,曆岡穴,迤邐而接漢,沿此入漾,《書》所謂浮潛而逾沔矣。曆漢川至南鄭縣,屬於褒水。

朱提山名也。應劭曰:在縣西南,縣以氏焉。犍為屬國也。在郡南千八百許裡。建安二十年,立朱提郡,郡治縣故城。郡西南二百裡,得所綰堂琅縣,西北行上高山,羊腸繩屈八十餘裡,或攀木而升,或繩索相牽而上,緣陟者若將階天。

昔沫水自蒙山至南安西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曆代為患。蜀郡太守李冰發卒,鑿平溷崖。河伯贔怒,冰乃操刀入水與神鬥,遂平溷崖,通正水路,開處即冰所穿也。

靈道縣一名靈關道,漢製:蠻夷曰道。縣有寶穴,又無益慈渚。晉太初九年,黃龍二見於利慈。縣令董玄之率吏民觀之,以白刺史王濬,濬表上之晉朝,改護龍縣也。沫水出岷山西,東流過漢嘉郡,南流衝一高山,山上合下開,水逕其間,山即蒙山也。

桓水蓋二水之彆號,為兩川之通稱矣。鄭玄注《尚書》:言織皮謂西戎之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