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資水(1)[第1頁/共4頁]
湖即洞庭湖也。所入之處,謂之益陽江口。
北至零陵縣,下注湘水。湘水又逕零陵縣南,又東北逕觀陽縣,與觀水合。水出臨賀郡之謝沭縣界,西北逕觀陽縣西。縣蓋即水為名也。又西北流注於湘川,謂之觀口也。
水出邵陵縣界,南逕連道縣,縣故城在湘鄉縣西一百六十裡。控引眾流,分解一溪。東入衡陽湘鄉縣,曆石魚山,下多玄石,山高八十餘丈,廣十裡。石色黑而理若雲母,開辟一重,輒有魚形,鱗鬐首尾,彷彿描畫,長數寸,魚形備足,燒之作魚膏腥,因以名之。漣水又逕湘鄉縣,南臨漣水,本屬零陵,長沙定王子昌邑。漣水又屈逕其縣東,而入湘南縣也。
洮水出縣西南大山,東北逕其縣南,即洮水以立稱矣。漢武帝元朔五年,封長沙定王子靖侯狗彘為侯國。王莽改名之曰洮治也。其水東流注於湘水。
王莽改號撫陸,故楚南境之地也。秦滅楚,立長沙郡,即青陽這地也。秦始皇二十六年令曰:荊王獻青陽以西。《漢書·鄒陽傳》曰:越水長沙,還舟青陽。
縣有關羽瀨,所謂關侯灘也。南對甘寧故壘。昔關羽屯軍水北,孫權令魯肅、甘寧拒之因而水。寧謂肅曰:羽聞我咳唾之聲,不敢渡也,渡則成擒矣。羽夜聞寧處罰,曰興霸聲也,遂不渡。茱萸江又東逕益陽縣北,又謂之資水。應劭曰:縣在益水之陽。今無益水,亦或資水之殊目矣。然此縣之擺佈,到處有深潭,漁者鹹輕舟委浪,謠詠相和。羅君章所謂其聲綿邈者也。水南十裡,有井數百口,淺者四五赤,或三五丈,深者亦不測其深。陳腐相傳,古人以杖撞地,輒便成井。
又東北太重安縣東。又東北過酃縣西,承水從東南來注之。
又東北過泉陵縣西。
越城嶠水,南出越城之嶠,嶠即五嶺之西嶺也。秦置五嶺之戍,是其一焉。
又東北過洮陽縣東。
山下有舜廟,南有回祿塚。楚靈王之世,山崩,毀其墳,得《營丘九頭圖》。禹治大水,血馬祭山,得金簡玉字之書。芙蓉峰之東,有神仙石室,學者顛末,常常聞諷誦之音矣。衡山東南二麵,臨映湘川,自長沙至此,沿湘七百裡中,有九向九背,故漁者歌曰:帆隨湘轉,望衡九麵。山上有飛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練在山矣。湘水又東北逕湘南縣東,又曆湘西縣南,分湘南置也,衡陽郡治。魏甘露二年,吳孫亮分長沙西部立,治湘南。太守何承天徙治湘西矣。
又北過臨湘縣西,瀏水從縣西北流注之。
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
又東北過陰山縣西,洣水從東南來注之。又北過醴陵縣西,漉水從東來注之。
東北過零陵縣東。
《十三州誌》曰:華水出桂陽郴縣華山西,至湘南縣入湘。《地理誌》曰:郴縣有耒水,出耒山西,至湘南西入湘。湘水又北逕麓山東,其山東臨湘川,西傍原隰,息心之士,多所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