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老師掛帥,學生出力[第1頁/共3頁]
“為那建奴的事?”貴妃隨口問道。
而後,因魏良臣遲遲無動靜至京,大怒的萬曆又連發七道催兵聖旨,用辭相稱峻厲。
再厥後,是貴妃那邊給楊鎬說了情,又有給事中上疏替楊鎬說了好話,萬曆才準楊鎬起複遼東巡撫。
“壽寧托人捎來口信,說想進宮看望陛下。”貴妃低聲道。
“彷彿,彷彿是叫甚麼大清吧。”貴妃道。
貴妃見不可,眉眼一轉:“那陛下找一人就是。”
萬曆“嗯”了一聲,錦衣衛密插在魏良臣身邊的人曾經上過密奏,說楊鎬和魏良臣在遼東時過往甚密,且魏良臣的皇軍當中有楊鎬的舊部。客歲魏良臣在遼東和建州的兩白旗交兵時,就有楊鎬舊部尚伯芝領軍。
“瞧你這當爹的說的甚麼話,這天下間做後代的哪會盼著當爹的死...”貴妃抱怨了幾句,心知這會不是給壽寧說話的時候,便冇提這岔。
“找誰呢?”
張誠扣問何人經略遼東,萬曆未答。
“朕這幾日也是心累的很。”萬曆歎了一聲。
萬曆不由揣摩起先前楊嗣昌上書所言,現在貴妃也說楊鎬可用,是不是重新啟用他?
且楊嗣昌奏疏雖擅議國事,但其所言也並無甚麼不當,如果是以下旨怒斥,怕是反倒叫外朝鼓譟起來。
“你說的真是輕鬆,這不是朕的私事,是國事。”萬曆搖了點頭,就算貴妃說的冇錯,可他也不能叫魏良臣返來。
“陛下勿憂,更勿急,用心用藥,病痛自是會消去。”貴妃娘娘安撫了丈夫一番,表示崔文升清算東西退下。
當時萬曆並不置可否,乃至有些膩煩,他平生最不喜好的就是小臣上書,想那楊嗣昌不過一戔戔戶部主事,有何資格對國事指導,又有何資格保舉大臣。
一來魏良臣在日本做的不錯,成船的銀子往大內貢獻,使得萬曆再不消為冇私房錢憂愁。
這些,萬曆並不在乎。
盤算了主張的萬曆次日又從首輔方從哲那邊聽到了楊鎬的名字,因而,由兵部召開的九卿科道集會後,楊鎬成為遼東經略,其他大員也連續詔用。包含詔總督侍郎汪可受先出關,代遼東巡撫李維翰駐遼陽,保定撫臣駐易州,禦史陳王庭代楊一桂巡按遼東,以廢將李如柏總遼鎮兵,及征廢將杜鬆屯山海關,劉綎、柴國柱等赴京聽用。
“她是想看朕幾時死麼?”
哪知這個楊鎬上任以後就出兵滅了蒙古炒花部落,和遼東總兵麻貴乾係鬨的甚麼僵,禦史們不竭參劾他,萬曆本不籌辦懲辦楊鎬擅起邊釁,誰料楊鎬自個捲鋪蓋回故鄉了,這可把萬曆氣的夠嗆。
遵循萬曆對上麵寺人做為的體味,凡是他這天子能得七,寺人們得三。
萬曆也怕壽寧那丫頭心一狠,帶著孩子私奔去會那魏良臣。魏良臣那崽子得了壽寧母子,再來個心一黑,把出海的銀子給昧了不返來,萬曆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