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緊急軍情(上)[第1頁/共4頁]
杜文浩又先容了錢不收:“這是劣徒錢不收,太病院小方脈科太醫丞,禦賜紫衣金魚袋,人稱神醫。我叫他來一起給你看看。”
司馬光字君實,與蘇軾、王安石三人同為當時的鴻儒,都獲得了前輩歐陽修的提攜,和範仲淹曾鞏的讚美,也是老友情了,蘇軾傳聞司馬光絕症差點死掉,都驚呆了,又傳聞是杜文浩用剖腹療傷術治好的,更是感慨:“杜太醫真乃當世神醫呀!”
二婦人大驚,連蘇軾都是臉上變色,王氏驚問:“後醫用方也不對嗎?”
杜文浩接過掃了一眼:“麻黃、杏仁?!這是開泄之品啊,並且,麻黃分量這麼輕,而開泄之品太多了,本來子瞻就寒客營衛,脫營之體,力不能勝啊,服用以後必定會變證蜂起,壞相叢生的!”
當晚,杜文浩帶著龐雨琴和雪霏兒,兩次看望蘇軾,蘇軾持續服藥以後,已能安睡,但是額頭盜汗仍然未收,口舌枯燥,苔黑略退,但是仍然是絳色冇變,脅痛未減,讓人欣喜的是,咳痰少了很多,痰中赤色也淡了。
“啊?還需求人乳汁做藥引嗎?”二婦人漲紅著臉,有些驚奇地問道。
杜文浩氣得呼呼直喘氣,冇等他們有甚麼反應,接著續道:“子瞻兄病發穀雨,乃少陽君火司令,陽氣火升之時,固然當時有寒熱頭痛無汗的新邪,法亦應清解,先要微透其汗,前醫已經亂花開泄之品,乃至脫營,起坐憎寒,臥又汗瀉,這時該當仿白芍甘草湯法,後醫卻反以桂枝溫膽諸湯,乃至肌不解而痰反多,營絡更沸,痰紅脅痛,已現危象!”
“但是,一時半會到那裡找去啊?”二婦人有些焦急了。
“甚麼藥引?”二婦人問。
蘇軾竭力笑了笑:“全聽公公叮嚀。”
一聽這話,王閏之和王朝雲都頓腳道:“難怪老爺服用以後,病不但冇好,反倒頭暈舌乾了。那現在該如何辦呢?”
進城來到驛站,把蘇軾一家安設在一個套房裡,就在杜文浩他們隔壁。
“子瞻之證,乃伏氣春溫,偶感新寒而晚發,本應以麻杏甘膏湯主之。此證雖兼寒熱無汗頭痛表證,病因倒是春溫晚發,故該當清解為主,稍佐以透汗為法。前醫墨守陳規,一瞥見表證就用麻黃、杏仁,誤汗開泄,傷津耗氣,乃至變證蜂起。諸不知,人間多少人是溫熱病誤服麻黃,汗出不止,咳血目焦唇黑,驟變壞證而不治的啊。唉!當真庸醫殺人不消刀呀!”
“存得一分陰,退得一份熱!”
“對對!”魏知縣倉猝叫了兩個衙役拿了杜文浩的處方先行一步下山籌辦煎藥,隨即叮嚀衙役們拆了門牆,把蘇軾連人帶床一起抬下山。
蘇軾的病很危重,杜文浩不敢慢待,以是第二天一早,帶著錢不收一起來看望複診,兩人會診,更有掌控,特彆是這類傷寒雜症,錢不收的數十年經曆或許更有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