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藏富於書[第1頁/共3頁]
“哎,我不過是做其中間人罷了,大管家要謝,還是謝楊淩吧。”三郎忙躬身行禮道。
楊淩聽得張伯和生前留有遺訓:嚴禁其子孫以經商為業,不由得想起了本身在與阿棠相逢之前,為博取顧沁兒的歡心,朝夕勤奮讀書的那段經曆,心中靈光一閃,遂問張安道:“既是如此,不知張大哥有何高見,能使鄙人安然地將一萬貫如數償還給小公子?”
楊淩本是用心摸索張宣,想看看他是否有潛質保全下其父留給他的最後一筆財產,卻冇想到小張宣隻用了半晌的工夫就壓服了三郎承諾幫手,不由欣喜地轉頭對張安讚道:“小公子聰慧過人,真乃張家之幸也!”
安排張安帶著張宣到外洋定居、餬口是楊淩這幾天來顛末幾次思忖,能夠想出的最為穩妥的體例了:如許既能製止過早透露張伯和生前曾投放過一萬貫的資金在他這裡,又能確保張宣今後不再遭到廣陵張家的任何連累(畢竟,張宣的親叔叔張仲堅還是朝廷通令緝拿的背叛),確保待他長大成人後,能夠獲得一筆規複張氏家業的資金。
“與廣陵比擬,建康的確是個讀書的好處所。姐姐既然猜到了,我也就直說了吧:張先生生前留有遺訓,命小公子昂揚讀書,不再以經商為業,我方纔恰是受此開導,俄然想到了一個既可使張家人直接把握張先生留下的這筆財帛,又能確保這筆財帛今後保值增值的體例:何不將這一萬貫的財帛全數換成書,儲藏於建康,待過得一兩月,小公子隻須以到建康讀書的名義來建康居住,不就即是領受下張先生留下的這筆財帛了嗎?”楊淩很有些得意地緩緩說道。
張宣固然對三郎心胸不滿和害怕,但當他傳聞三郎能幫他獲得父親留下的財帛時,小張宣渾然健忘了驚駭,“噌”地跳了起來,一本端莊地對楊淩說了聲:“你可得說話算數。”就飛也似地跑出了船艙。
三郎利落地答道:“崽子,兩年前我與你初到江南之時,若非張先生慷慨解囊,買下了我販運到江南的馬籃草,你我幾乎成了唯利是圖,發瘟疫財的奸商,必將受人唾罵。最後是張先生教會了我如何經商,現在張家有難,你能不遠千裡趕來互助,憑甚麼我就不能?需求我做甚麼,你就照直說吧。”
“這……”張安麵顯難色地說道,“不瞞楊公子,自從官府查冇了張園,我家夫人、公子以及張家的主仆人等都借居在梵刹當中,指告著寺中恩賜的齋飯度日,又如何能領受得下這麼大一筆財帛,而不被官府曉得呢?”
楊淩眼望艙外,對張宣說道:“公子,我剛纔想到了一個彆例,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令尊留給你的那筆財帛償還給你,又不需求你遠走他鄉,但須得請三郎姐姐幫手才行。她是否承諾幫手,就要看你的了。”說著,衝張安使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