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如何畫上這個句號[第1頁/共3頁]
“下官明白殿下的意義。但……”裴蘊欲言又止道。
楊廣方纔有一絲好轉的表情被裴蘊這番話粉碎了,神采又變得陰沉了下來,沉吟著說道:“衝之,你想過冇有,父皇為何會采納本王的上章,執意將陳叔寶留在長安?”
那校尉見楊淩和阿棠兩人聽得專注,不免有些對勁,嚥了口唾沫,手指皇城周邊,持續說道:“皇城以外,屬於長安的外郭城,此中東城屬萬年縣統領,西城歸長安縣統領……嘿嘿,你們冇見過吧,這同一座城裡竟然設有兩個縣治。”
“本王隻要你一句話:陳未央到底是不是陳叔寶的翅膀?”楊廣卻不肯給裴蘊解釋的機遇,目視著他,減輕了語氣問道。
楊廣當時正和裴蘊在中書省公堂上議事,傳聞劉方派人送楊淩來到了長安,一向舒展著的雙眉才略微伸展了些,轉頭衝身後侍立的高昌叮嚀道:“你去稟明王妃,本王今晚要請她吃天下最甘旨的湯餅……衝之,到時你也來吧。”
提起楊廣與“雁巢”之間的較量,恐怕要追溯到開皇初年了,在近二十年的明爭暗鬥中,固然楊廣在張衡、裴蘊、李靖等人的幫部下,接踵克服了高青蓮、傲視兒、顧姿兒、蕭如水等微弱敵手,但卻始終未能全殲“雁巢”,而這一次,他通過幾年來的周到擺設,眼瞅著即將揪出陳叔寶這個“雁巢”最大的領袖了,可卻先是因裴蘊的急於求成錯失良機,繼而又因父皇采納本身將陳叔寶轉移到廣陵安設的奏章難以逼其自現本相,在此情勢下,如依裴蘊所說,遴派一得力人手潛入陳叔寶身邊,就必然能查出陳叔寶把持“雁巢”的證據,令他現出本相嗎?
楊淩雖說自穿越以來,也曾到過諸如廣陵、建康、廣州這些當時的繁華都會,可還是頭一次走進帝都長安。
不知為甚麼,楊廣此次北上任帥出征以來,與以往任何一次都有所分歧,他一向有種激烈的預感:本身長達十一年的鎮撫江南生涯很能夠即將結束了。
楊淩聽這條大街的名字竟與建康“羊羊羊”湯餅館地點的那條大街不異,但鵠立於長安朱雀大街街邊放眼望去,卻見這條大街不管是寬度還是長度都遠勝於建康的那條街道,不由暗自咂舌道:“長安的這條朱雀大街該當是全天下最寬最長的一條城中大道了吧?”
高昌不知甚麼時候躡手躡腳走了出去,小聲提示楊廣道:“殿下,王妃請您早些回府去。”
“下官恰好覺得,如果宣華夫人在看到殿下的那份奏章後,對朝廷如何安設其胞兄淡然處之,不置一辭,反倒有些古怪了。”裴蘊非常罕見地辯駁楊廣道。
楊廣一則因為本身所上奏章被采納,難以實施放虎歸山之計逼誘陳叔寶現出本相而沉悶,二則也是因為不測埠得知,此次是陳叔寶的胞妹――宣華夫人陳未央出麵勸止,才使得父皇采納了本身的奏章,是以擔憂裴蘊之前搞錯了目標,放過了陳未央這麼一條大魚,故而纔對峙要裴蘊給他一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