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田府雙喜 將門虎子(4)[第1頁/共2頁]
田武的一句話,驚嚇得母親毛骨悚然,小小年紀,竟敢輕瀆先賢聖哲,這還了得,真乃“初生犢兒不怕虎”也……
母親的神態把兒子弄愣了,他莫名其妙地問道:“娘,孩兒說錯了甚麼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不是娘對孩兒親口所言嗎?”
範玉蘭嚴厲地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是就凡人而言,賢人則又當彆論。”
五歲的小田武分歧意母親的觀點,辯駁說:“旬日並出,大地炙烤如焚,禾苗枯死,故鄉荒涼,鳥獸絕跡,大地一片蕭瑟。為了挽救處於水深熾熱中的人類,羿不顧天神地祗們的死力反對,叛變天廷,來到人間。援弓而射九日,挽救了瀕於冇頂之災的人類,這是如何的豪傑渾舉啊!但是老婆嫦娥卻叛變了他,偷食仙藥,奔上月宮,這又是如何卑鄙肮臟的靈魂,天帝讓她變成一隻醜惡的蛤蟆,讓千人鄙夷,萬民鄙棄,不是罪有應得嗎?空有標緻的軀殼,而無斑斕的靈魂,乃不齒於人類之狗屎堆,有甚麼可惜的呢?您若也像嫦娥一樣嫌貧愛富,趨炎附勢,我就不認你這個娘。範玉蘭慚愧地低垂了頭,半天冷靜無言。
田武理直氣壯地辯駁說:“堯有臣子相柳、孔壬、三苗,均係禍國殃民之輩,死不足辜之徒,堯對他們可謂大仁大德,一而再,再而三地寬恕他們的滔天罪孽。鯀奉帝命,治水九年,拋妻彆子,吃儘了千辛萬苦。雖說他有孤傲自大,剛愎自用的致命缺點,但他畢竟是一心為公,全意為民,為救災害深重的百姓百姓出苦海,赴湯蹈火而不辭。厥後首要因為暴雨、淫水和地動等原因,鯀所築之堤防一朝坍塌,給群眾形成了更加怵目驚心的災害,堯便將他正法於羽淵。堯對相柳等惡人何其寬大,對犯有弊端的鯀何其殘暴,兩相對比,這莫非是公允的嗎?堯之辦事,莫非是完美無缺的嗎?故孩兒以為,‘人無完人’,包含賢人在內。”
田書與田憑長年在外,教誨培養田武的擔子幾近落到了年青的母親範玉蘭一小我的肩上。幸虧玉蘭係王謝閨秀出身,自幼受過傑出的教誨,知識豐富,功底深厚。開端,母親給小田武講上古神話,用豪傑形像武裝兒子的腦筋,熏陶孩子的情操,豐富他的想像力與締造精力。諸如開天辟地的盤古,銜木石填東海的精衛鳥,煉五彩石補天和摶黃土造人的女媧,為繁衍人類而兄妹結婚的伏羲和女媧,教群眾種五穀的炎帝,為群眾造舟車的黃帝,每日的誇父,移山的愚公,援弓射九日的羿,在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接著範玉蘭便給小田武講《詩》,講《禮》,講《書》,講《周易》,教兒子演八卦。或晝,或夜,母子對幾而坐,一個講得娓娓動聽,一個聽得津津有味。遺憾的是,學問賅博的母親,常常被如饑似渴的孩子問得瞠目結舌,目瞪口呆。比方孩子問,既然六合斥地之前渾沌一片,如同一個大雞蛋清,那盤古是從哪兒來的?他那斥地六合的大斧是誰給他製造的?精衛鳥為甚麼要銜木石填滄海,是它媽媽讓它如許做的嗎?它媽媽為甚麼不帶領它一起填呢?既然女媧是人類的母親,冇有女媧便冇有明天的人類社會,為甚麼女人會被人輕視,在社會上總冇有職位呢?愚公確切不算聰明,他為甚麼不把家搬離大山居住呢?搬場不是比搬山更輕易、更簡樸嗎?黃帝和炎帝既然都那麼巨大,他們為甚麼要相互攻伐開戰,團連絡作不是更好嗎?帝俊既然那麼壞,縱旬日為惡,降大水獎懲人類,百發百中的羿,為甚麼不一箭將他射死,為天上人間除害呢?每當這時,年青的母親便麵飛紅霞,慚愧得無地自容。為了不影響兒子的智力發育和知識的增加,為了不貽誤兒子的出息,範玉蘭萌發了設私塾,請家庭西席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