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回 司馬尋蹤[第1頁/共4頁]
詩作到這兒,情感已達最高點,再衝要破,想來也是不能,欲待再作兩句,這個動機隻是一閃而過,隨即也便撤銷掉了。想到在這首詩中,抒發豪情已是抒發過了,明誌也已明誌過了,一首大好的四言樂府詩已然作成,心中又很對勁,不免為之大悅,乃在最後歡暢吟道:“幸乃至哉,歌以詠誌。”
而這把要扇上麵正麵所繪龍鳳戲珠丹青,恰是代表了將來稱王稱霸之企圖,背麵所題《龜雖壽》詩句,也恰是他多年來心中所想的肺腑之言,感同身受。
司馬尋蹤既入皇宮,心中直是新奇獵奇,一邊撫玩皇宮夜景,一邊找尋寶庫地點,隻要動手,盜竊到手。這般七摸八拐,多方細心找尋,繞了半天,終究黃天不負故意人,在幾名巡查兵士偶然間說話辭吐當中,得知寶庫地點處所,暗中悄悄尾隨跟蹤他們,找尋到了寶庫地點,繞過兵士把手,等閒進入其內,手拿懷藏,盜竊了一多量金銀珠寶,滿心覺得到手,心中大喜過望,悄悄出了寶庫大門,不為巡查兵士所見,想找尋出入,翻牆出去。
想到古來雄才大略之主有如秦始皇和漢武帝,他們服食靈藥,隻為得道成仙,長生不死,到處尋訪高人,四周尋求長生不老之術,但是這類神仙長生之術,俗塵凡世當中又豈能真有?此中不免勾引,妖言禍眾。曹操思及,後兩句感慨吟道:“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不過,朽木可雕魯成材並不凡夫俗子,乃是木工鼻祖魯班以後,工夫手腕,自是高人一等,彆人望塵莫及,故而,他在苦思三日三夜後,終究將此要扇大抵想好,乃向曹操進建,要求他派人前去東吳,采辦來所需禦絲和所需陳竹。
所幸他那“草上飛”輕功確切了得,再加上宇文成都手持一柄重達三百二十斤的鳳翅鎦金镋,行動起來非常不便,隻這一下奔騰高牆,竟是追逐不及。讓他徑直走脫了,藏身他處,撕下身上衣衿,包紮好了身上多處受傷傷口,等候機會,再次逃脫。
貳心中一向野心勃勃,官氣實足,故而,一起走來,一向也都是明爭暗鬥,搶著做老邁,太湖幫中的頭領之爭,實際上也並不比宦海上的黑暗鬥爭好到了那裡去。
詩作成後,收錄了自創樂府組詩《步出夏門行》中,編為此中第四章。因為人到老年,對這首詩尤其愛好,為了隨時能夠看到,便出重金,特地從徐州禮聘來當時木工良匠、魯班先人,也是當世製作要扇最好之人,江湖人稱朽木可雕的魯成材魯匠師,讓他親身出馬,依著本身刻薄要求,精研一把合適本身情意的初級要扇出來。
厥後想到本身固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盪漾著馳騁千裡的豪情,實是當世一匹不成多得的上了年紀的千裡馬,想到當時漢末文人感慨浮生若夢、勸人及時行樂的悲調,看著非常不慣,非常惡感,乃慷慨高歌道:“老驥伏櫪,誌在千裡。義士暮年,壯心不已。”